时间: 2025-04-26 21:4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09
夷陵火焰灭,长平生气低。将军临老病,赐剑咸阳西。
夷陵的火焰已经熄灭,长平的气势也变得低沉。将军已经年老多病,赐剑的地方在咸阳的西边。
白起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因其在长平之战中的巨大胜利而闻名。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最终导致赵国的覆灭。诗中的“夷陵火焰灭”暗示着战火的结束,而“长平生气低”则表达了对战争后果的沉痛反思。
作者介绍:曹邺,唐代诗人,生平较为模糊,主要作品多反映历史和战争的主题,风格沉郁。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战后,诗人通过对白起墓的追思,感慨历史的沉重,反映了对战争和英雄的复杂情感。
《过白起墓》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沉重与英雄的孤独。诗的开头,"夷陵火焰灭",直接点出战争的结束,象征着历史的尘埃落定。接着“长平生气低”,突显了长平之战后,赵国的惨败与白起的孤独。此时的将军已是“临老病”,在岁月的洗礼中,英雄的光辉似乎也被渐渐磨灭了。最后以“赐剑咸阳西”收尾,虽是对曾经荣耀的追忆,却又显得无比苍凉。整首诗在历史的悲剧中,流露出对战争无情与英雄命运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白起的墓,反映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战争后果的反思,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唏嘘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测试:
“夷陵火焰灭”中“火焰”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的结束
B. 胜利的欢呼
C. 英雄的荣耀
白起在诗中呈现出怎样的形象?
A. 年轻有为
B. 孤独衰老
C. 充满斗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过白起墓》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的深意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