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韩干马

《题韩干马》

时间: 2025-04-27 00:32:24

诗句

圉人唐衣冠,天闲畜神骏。

虽非金日磾,不忝张景顺。

饱食无嫌身贱卑,时其渴燥张饮之。

长年牧养瘠者肥,龙鬐凤臆誇权奇。

韩干仙翁挥翰手,毫端幻出渴乌首。

气不凋丧骨肉匀,艺精端继王裴后。

遥想腾骧析木津,衔勒难拘自在身。

斗水底用求他人,渌波沄沄易水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24

原文展示

题韩干马
作者: 谢采 〔宋代〕

圉人唐衣冠,天闲畜神骏。
虽非金日磾,不忝张景顺。
饱食无嫌身贱卑,时其渴燥张饮之。
长年牧养瘠者肥,龙鬐凤臆誇权奇。
韩干仙翁挥翰手,毫端幻出渴乌首。
气不凋丧骨肉匀,艺精端继王裴后。
遥想腾骧析木津,衔勒难拘自在身。
斗水底用求他人,渌波沄沄易水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神骏的马,饲养者身穿唐代衣服,悠闲地在天边放养着马匹。虽然这匹马不如金日磾那样名贵,但也不逊色于张景顺。马吃得饱,不会因为身份卑贱而感到羞愧,适时地喝水以解渴。经过长年饲养,瘦弱的马变得肥壮,龙的鬐毛和凤的胸脯更是显得奇特而威风。韩干仙翁挥舞着笔,笔尖幻化出马的形象。马的气质不减,骨肉匀称,技艺上已经跟王裴相当。遥想那腾骧的马在木津上飞驰,驮着马具,难以被拘束,自在地奔跑。水底的斗鱼也不需要去求他人,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春意盎然。

注释

  • 圉人:饲养马匹的人。
  • 唐衣冠:唐代的服装,象征着富贵。
  • 金日磾、张景顺:古代著名的马和马主,代表着名马与优秀饲养者。
  • 龙鬐凤臆:形容马的鬐毛像龙一样华丽,胸脯像凤一样美丽。
  • 韩干:传说中精于画马的画家,仙翁指其技艺高超。
  • 腾骧:指快速奔跑的马。
  • 斗水:水底的鱼,象征自由自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采,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闻名。他的诗风常常带有一种清新的气息,对动物的描写尤为生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谢采对韩干所画马的赞美,表达了对优秀马匹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马匹的重视与文化认同。

诗歌鉴赏

这首《题韩干马》从饲养者的日常和马的优雅出发,展现了马的高贵与自由,诗中融入了对马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开篇几句通过饲养者的衣着与马的神韵,展示了马的尊贵,虽然未必是最顶尖的马,但饲养者的用心与马的气质却相得益彰。

中段对马的描绘,透过“龙鬐凤臆”展现出马的美丽与力量,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马的生命力和动感。诗的后半部分,借韩干的画笔,展现了马在艺术中的升华,表现了艺术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马的崇敬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马的赞美,也是对自由、生命力和艺术的赞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圉人唐衣冠”:开头描绘饲养者的身份,体现出一种尊贵感。
  2. “天闲畜神骏”:指马在空旷的天地间悠然自得,突显马的神韵。
  3. “虽非金日磾”:虽然不如名马,但也值得称赞。
  4. “饱食无嫌身贱卑”:马吃得饱,表现出一种满足的状态。
  5. “长年牧养瘠者肥”:强调了饲养的成果,马的价值体现。
  6. “龙鬐凤臆誇权奇”:形容马的外观华丽。
  7. “韩干仙翁挥翰手”:引入韩干,强调艺术的表现。
  8. “气不凋丧骨肉匀”:马的气质依旧,表现出一种活力。
  9. “遥想腾骧析木津”:展望未来,表达了对马的自由的向往。
  10. “斗水底用求他人”:隐喻自由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鬐凤臆”,形象地描绘马的美丽。
  • 拟人:赋予马以人的情感与气质。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马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自由的向往,传达了对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力量与自由,代表了勇敢与奔放的精神。
  • 饲养者:象征着关爱与责任,反映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 韩干:代表艺术的高峰,传达出对艺术的崇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龙鬐凤臆”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马的美丽
    • B. 饲养者的服装
    • C. 韩干的技艺
    • D. 自由的状态
  2. 诗句“遥想腾骧析木津”表达了诗人对马的什么样的愿望?

    • A. 希望马能被束缚
    • B. 希望马能自由奔跑
    • C. 希望马能被画出来
    • D. 希望马能吃饱喝足

答案: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谢采的《题韩干马》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更关注于马的优雅与自由,后者则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剪梅 春从天上来 饷耕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出塞 均州南川春日三首 其三 宣赦 和陈宪章蜡梅 长干寺同刘宫苑浴 句 其三十三 清遐台饯别 朝中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血 王字旁的字 包含盲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娱侍 包含始的词语有哪些 饶有风趣 反犬旁的字 凤叹虎视 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盲臣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飞章 户字头的字 面字旁的字 拘肆 贞不绝俗 七窍流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