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8:04
雪峰寺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七里深林集暮鸦,
插空金碧被林遮。
华堂何止容千衲,
菜地犹堪置万家。
虎去有灵知伏弩,
僧来叙旧约分茶。
世人要识峰头冷,
六月重绵坐结跏。
在七里深林中,傍晚时分,乌鸦聚集在一起;
金光闪闪的天空被茂密的树林遮挡。
华美的殿堂何止能容纳千位和尚,
连菜地也足以容纳万家人。
老虎离去,灵气知晓,伏在这里瞄准猎物;
僧人到来,叙旧时光,约定分茶共饮。
世人若想知道山峰的寒冷,
在六月的天气里,坐下来打坐,感受这份凉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廷瑞,号天池,南宋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雪峰寺》创作于其晚年,反映了诗人对寺院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雪峰寺》是一首描绘寺院自然环境及人文情感的诗。诗的开头通过“七里深林集暮鸦”勾勒出宁静而又幽深的林间景象,傍晚的乌鸦声为环境增添了一抹孤寂的色彩。接下来的“插空金碧被林遮”则展示了金光闪耀的天空与茂密树木的交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与和谐。
诗中提到的“华堂何止容千衲,菜地犹堪置万家”,体现了寺院的宽广与包容。诗人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壮观,更强调了寺院的社会功能,暗示了其在庇护流浪者、传授文化方面的作用。此处,寺院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社区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虎去有灵知伏弩,僧来叙旧约分茶”,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外界自然与寺院内部的宁静。老虎的离去象征着外在的危险,而僧人的到来则让人感到安宁。最后两句“世人要识峰头冷,六月重绵坐结跏”以一种哲理的方式结束,表达了对修行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即使在盛夏,修行者依然能感受到心灵的清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呈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与内心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内心平静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对修行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七里深林”指的是多少里?
“华堂何止容千衲”中的“千衲”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强调了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但刘克庄的作品更侧重于寺庙的社会功能与修行的意义。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