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7:48
蓦山溪 退食感怀
作者: 王寂 〔元代〕
山城块坐,空朋侪影。
挝鼓放衙休,悄无人日长门静。
折腰五斗,所得不偿劳,
松暗老,菊都荒,谁为开三径。
及瓜不代,归计浑无定。
羁客柰愁何,尽消除诗魔酒圣。
儿童蛮语,生怕闰黄杨,
争左角,梦南柯,万事从今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静谧的山城中,朋友们都不在,只有孤独的身影。随着鼓声停止,衙门外显得格外安静。虽然辛勤耕作,得到的却远不及付出的多;松树在阴暗中老去,菊花也在荒野中凋零,谁来为这三条小径开路呢?生活的安排无法明确,归家的计划充满不确定。身为羁客,忧愁又能如何?唯有借酒消愁,解去心中的诗魔。儿童的粗俗言语,让人害怕,否则就会在梦中迷失。万事从今起都要省察了。
王寂,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退隐山林之时,表达了他对孤独生活的感受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间浮华的厌倦。
《蓦山溪 退食感怀》展现了王寂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情感的独白。诗中通过描绘山城的孤寂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过往生活的回首。开头的“山城块坐,空朋侪影”,展现了一种孤独的状态,令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友人的渴望。接着,诗人用“挝鼓放衙休,悄无人日长门静”表现出一种空荡和静谧,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显得更加压抑。
“折腰五斗,所得不偿劳”,则将生活的艰辛和不公直白呈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使得情感更加深刻。尤其是“松暗老,菊都荒”,不仅描绘了自然的衰败,也隐喻了人情的冷漠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诗中提到的“梦南柯,万事从今省”,更是将诗人的思考引向更深层次的哲学反思,似乎在强调人生的短暂与梦境的虚幻,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清醒认知。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邃而细腻,透过孤独的外表,折射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对生活的反思以及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缺席的惆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最终,诗人希望通过消愁的方式,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觉悟。
诗中的“山城”指代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孤独的环境
C. 美丽的风景
D. 友人的聚会
“折腰五斗”中的“五斗”代表什么?
A. 财富
B. 劳动所得
C. 朋友
D. 自然
“羁客柰愁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忧愁
C. 愤怒
D. 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