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2:09
地撼山摇戒炯严,
反观无事复何添。
已从羑里寻遗迹,
更向韦编筮褔谦。
折尽老梅春自到,
射余雏鸟气先占。
纷纷过眼嗟乌有,
硕果甘来喜自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面临动荡时局的感慨与反思。大地震动,山峦摇晃,警惕的心情让人感到不安,回头想想,若没有心中所忧,那又何必多添烦恼呢?我曾在羑里探寻遗迹,现如今又在向韦编求教,谦虚地寻求福气。老梅树虽已折断,但春天依旧会来;射落的雏鸟虽已离巢,气氛却已先占。眼前的事物纷纷浮现,令人惋惜最终成了虚无,但丰硕的果实却能让人愉悦地享用。
刘元珍,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历著称。其作品常蕴含哲理,风格沉稳、内敛。
该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频繁,个人命运多舛。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当下的无奈。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深厚文学底蕴,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中通过“地撼山摇”的动荡景象,表现了社会的不安和个人的困惑。诗人以“反观无事复何添”来宣扬一种超脱的态度,提醒人们在动荡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后面几句以羑里和韦编的典故,传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谦逊之心,显示出他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决心。接着,折梅和雏鸟的意象则暗示了即使面临困境,依然能迎来复苏和希望。最后,诗人以“硕果甘来喜自拈”总结,表现了对人生成果的欣慰与珍惜,即使经历过无数波折,最终的收获仍然值得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未来的希冀,显示出诗人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动荡与宁静、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诗人以淡然的态度面对复杂的世界,强调内心的修养与智慧的追求。
诗中的“羑里”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诗中提到的“韦编”象征着什么?
“折尽老梅春自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对比刘元珍的《次钱启新先生丽泽堂韵》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