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32
作者: 童佩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障子学芙蓉,僧归云几重。
西来留白马,东去拱苍龙。
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
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
这首诗描绘了碧云寺的宁静幽美。障子窗户的花样像芙蓉花一样,僧人归来时,云层重叠。白马从西边过来,苍龙朝东去。松树锁住了千林的绿意,山中藏着寺里的钟声。然而,诗人却觉得那香积水流出寺外,恰似人们的遭遇,难以摆脱世俗的纷扰。
作者介绍:
童佩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兴盛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表达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与超脱的向往。
这首《碧云寺》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幽美的寺院景象。诗的开头用“障子学芙蓉”将寺院的窗户与自然的美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僧人归来时的情景,云层重重,形成一种静谧的氛围。白马和苍龙的描写,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指世间的吉祥与安宁。后半部分则通过“松锁千林翠,山藏满寺钟”进一步强调了寺院环境的幽静,钟声的传响仿佛在提醒人们内心的宁静。然而,最后一句“却嫌香积水,流出世人逢”,则引出了一种对世俗烦恼的无奈,尽管寺院是一个净土,但人们依然难以逃避生活的困扰,表现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采用了比喻(如“障子学芙蓉”)、拟人(如“山藏满寺钟”)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纷扰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障子”指的是什么?
“西来留白马”中的白马象征着什么?
诗中提到的“香积水”流出代表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