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溪行二首 其二

《溪行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9:50:32

诗句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0:32

原文展示: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白话文翻译:

古老的谚语说,船只在胥口(船的出入口)即使没有风也能自行行驶。
云彩飘来时,山间的景色显得更湿润;鱼儿在水中游动,才知道水是多么清澈。
乌石关是谁开凿的呢?桐君庐又有几根梁柱?
襄阳这地方老一辈的人少了,谁来续写这地方的历史和传承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船胥口:船只进出的地方,指船口。
  2. 自行:自我行驶,意指不需要外力。
  3. 云来:云彩的到来。
  4. 山觉润:山的景色显得湿润。
  5. 鱼见水知清:鱼儿在水中才能感知水的清澈。
  6. 乌石关:地名,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重要的关口。
  7. 桐君庐:桐君庐是一个著名的道教胜地,这里指的是其建筑。
  8. 少耆旧:老年人少了,指年长的人不多。
  9. 续图经:续写历史或传承文化。

典故解析:

  • “船胥口”:反映了古代水上交通的便利。
  • “云来山觉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
  • “乌石关”“桐君庐”:均为历史文化背景的引用,体现地域文化的深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童佩,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注重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迁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时刻,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溪行二首 其二》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引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观察,也暗含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接着,诗人通过“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里的“鱼见水知清”更是引发人们对清澈水源的珍视,暗示着对纯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则引出历史的沉重感,乌石关象征着人类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而桐君庐的几根梁柱则让人思考古代文明的传承与保护。最后一联“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正是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谚船胥口,无风亦自行。
    通过谚语引入,强调自然力量的普遍性,暗示人生的顺应与变化。

  2. 云来山觉润,鱼见水知清。
    通过云、山、鱼的描写,体现自然的灵动与生命的感知。

  3. 乌石关谁凿,桐君庐几楹。
    提问式的表达,引发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象征着人类智慧与工艺的遗留。

  4. 襄阳少耆旧,谁为续图经。
    感叹社会变迁与历史传承的困境,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鱼见水知清”,借用鱼的感知比喻人对环境的敏感。
  • 拟人:如“云来山觉润”,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表现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忧虑,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生命的旅程与自然的力量。
  2. :变化与流动,象征着时光与生命的无常。
  3. :生命的纯净与对环境的感知。
  4. 乌石关:历史的标志,象征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5. 桐君庐:文化与信仰的象征,代表着对传统的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船胥口”指的是哪里?
    A. 船的出入口
    B. 河流的尽头
    C. 湖泊的中心
    D. 海洋的边缘

  2. “云来山觉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大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怀念
    D. 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3. 诗中提到的“乌石关”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
    B. 人类的智慧与劳动
    C. 生命的脆弱
    D. 文化的消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比较《江雪》与《溪行二首 其二》:两首诗均描绘自然景观,但《江雪》更注重孤独与寒冷的情感,而《溪行二首 其二》则融入了更多的历史文化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传统的双重关怀。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词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梦横塘 春日感旧 探芳新·和慈博风后新绿沃若,秋气变春之作 探芳新 探芳新 壬戌开岁,连雨冱寒,掩关晏坐,几间水仙已有一二枝著花,静对夷然,香来成韵 梅弄影 题充和画红梅,用邱宗卿韵 梅弄影 贺陈可嘉张鸿峰新婚 梅弄影 日月潭 望春回 望春回 芳村花市得梅一枝归作 望春回 金陵阳历岁朝,用李景元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乘伪行诈 身字旁的字 井开头的成语 业字旁的字 阶戺 宝盖头的字 油络车 倚天拔地 舍命陪君子 亅字旁的字 诒翼 龆年稚齿 移船就泊 提土旁的字 偷安苟且 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识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