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1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16:56
学禁初行好断魂,中庸大学委尘昏。如今天子都除却,正学何忧更屈伸。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学术禁令的感慨,认为这些禁令如同一把利刃,让人痛彻心扉。随着中庸和大学的思想被忽视,社会陷入了迷茫。然而,既然当今的皇帝都已消除了这些束缚,那么正统的学问何必再忧虑,反而应该更加自由地发展。
度正,生于宋代,是一位关注社会现实与教育问题的诗人。他的作品多关注人文思想,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该诗创作于一个社会动荡、学术思想受到压制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正统学问的渴望与对当下局势的忧虑。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深邃。诗人以“学禁”开篇,直入主题,展现了对学术自由的渴望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前两句通过对比“好断魂”和“尘昏”,表现了学术禁令对心灵的伤害与社会思想的沉沦。后两句则转向积极的希望,强调即使在困境中,学术依然应当蓬勃发展,反映了诗人坚定的信念。
诗中对“中庸”和“大学”的提及,既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也是对当下人们对传统智慧的忽视的批评。通过“天子都除却”的表述,诗人似乎在呼唤一个更自由、更理性的学术环境,表达了希望与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上从悲伤转向希望,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展现了对学问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围绕学术自由展开,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学术禁令的强烈反对。诗人期望通过消除束缚,让正统学问得以蓬勃发展,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学禁”指的是什么?
“中庸”和“大学”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人对当今皇帝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