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芳树

《芳树》

时间: 2025-05-02 12:06:08

诗句

芳树,曷以花自贼?

树何贵?

贵有质桂之香靡嘉实。

桃以妍,根则蚀。

柳以枝攀,桑以叶摘。

俱不如松与柏,挺孤直。

物性固不同,芳菲谅何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6:08

原文展示

芳树,曷以花自贼?树何贵?贵有质桂之香靡嘉实。桃以妍,根则蚀。柳以枝攀,桑以叶摘。俱不如松与柏,挺孤直。物性固不同,芳菲谅何益。

白话文翻译

芳树,为什么要用花来偷取自己?树木有什么珍贵?珍贵的是那些有桂香却没有优美果实的树。桃树虽然美丽,但根却腐蚀;柳树的枝条可以攀爬,桑树的叶子可以采摘。但这些都不如松树和柏树,挺拔而直立。万物的性情本就不同,花草的芳香又有什么真正的益处呢?

注释

  • 芳树:香气扑鼻的树木,象征美好。
  • 自贼:自我损害,自我偷取。
  • 质桂:指桂树,桂树以其香气而著称。
  • 靡嘉实:没有美好的果实。
  • :美丽。
  • :腐蚀、侵蚀。
  • :攀爬。
  • :都、全部。
  • 挺孤直:形容松树和柏树高大挺拔,直立而孤独。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桂”、“桃”、“柳”、“桑”、“松”、“柏”均为古代常见的植物,代表着不同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诗中以“松与柏”为象,寓意坚韧、独立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颀,明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探讨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背景是社会风气趋向于追求表面美丽和享乐,诗人通过对植物的描写,借以表达对真实价值的思考。

诗歌鉴赏

《芳树》通过对不同树木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美与价值的深刻理解。在一开始,诗人便以“芳树”为引子,质疑其表面之美是否真实而有价值。接着,诗中列举了桃、柳、桑等常见植物,虽然它们各有美丽或实用之处,但最终都不及松柏的坚韧和挺拔。松柏象征着一种高洁的品格,代表着诗人对于内在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字句上运用对比手法,形成鲜明的“外表美”与“内在美”的对比。通过对树木的细致观察,诗人揭示出生命的真谛:真正的美并非来自外表,而是来自内心的坚韧与品质。最后一句“芳菲谅何益”,更是对当今社会浮华风气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价值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质疑芳树的价值,暗示花的美丽或许是表面的。
    • 第二联通过对桃、柳、桑的描述,指出它们虽然有特点,但却各自存在缺陷。
    • 第三联强调松柏的高洁与独立,象征真实的价值。
    • 最后总结,强调物性各异,芳香的花草并不一定有益。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比作人,反映出人生态度。
    • 对仗:使用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探讨表面与内在的价值,倡导内在的坚韧与真实。

意象分析

  • 芳树:象征表面美丽,暗示虚华。
  • 松与柏:象征坚韧和独立,代表内在价值。
  • 桃、柳、桑:各具特点,但却有缺陷,反映现实中的人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树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内在的品质
    B. 表面的美丽
    C. 自然的和谐
    D. 生命的脆弱

  2. 诗中提到的“松与柏”代表什么? A. 外表的华丽
    B. 内心的坚韧
    C. 浪漫的情感
    D. 短暂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探讨战乱之下的美好与生命的坚韧。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之美,反映内心宁静。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与杜甫的作品,李白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的剖析,两者在风格上具有鲜明的对立,均能引发对人性与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罗颀研究》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日山行杂兴 其一 舟过石门梁安峡 铅山早行 东阳道上 飞鱼港 前缓声歌 棹歌行 宿馥公僧房 同梁肯新云中侄游阴那山寺 题惠严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表人物 好佚恶劳 攴字旁的字 角妙 皿字底的字 包含趼的词语有哪些 枷号 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侧闻 飞字旁的字 见原 诗灵 得缩头时且缩头 鱼字旁的字 贯穿今古 皮字旁的字 傍人篱壁 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