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1:07
巫山高,犹可陟。江之永,限南国。我欲西游,谁为泛舟?我陆无舆,我行安休?翩翩悠悠。郁郁阳台,霭霭朝云。有所思,思美人。美人不可见,猿狖今为群。猿狖隐尔形,鸣声还独闻。黯山谷,惨晨昏。泫予泪,盈衣巾。嗟彼嗷嗷愁杀人。
巫山高耸入云,依然可以攀登;长江浩浩荡荡,限制了南国的边界。我想要向西方旅行,谁来为我划船呢?我没有车马,行走在陆地上又能怎样休息呢?心情飘荡,像那轻盈的云朵。阳台郁郁葱葱,朝霞雾霭朦胧。我心中有所思念,思念那位美人。可是美人无影无踪,只有猿猴在山间成群。猿猴藏匿于树丛,只有它们的叫声依稀可闻。山谷黯淡,晨昏交替。泪水潸然,浸湿了衣巾。唉,那无尽的哀愁真是让人心碎。
罗颀,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抒情方式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巫山高》创作于明代,正值诗人面临人生的困惑与情感的纠葛之际。诗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美人长久思念的心情。
《巫山高》是一首表现思念和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不安。开篇以“巫山高”引入,既描绘了壮丽的山川,又暗示了其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接下来的“江之永,限南国”则展现了长江的浩瀚,象征着他对远方的向往。
“我欲西游,谁为泛舟”一句,表达出诗人渴望旅行的冲动与内心的无奈,暗示着他在感情上的孤立无援。接着,诗人描绘了阳台的美丽和朝云的轻盈,形成了诗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随着诗篇的深入,情感愈加浓烈,尤其是“美人不可见,猿狖今为群”,表现出对美人深切的思念,甚至转向自然中的猿猴,这种情感的转化显示了诗人的失落与伤感。最后,诗人以“泫予泪,盈衣巾”结束,表达了无尽的哀愁与思念,情感的深邃令人动容。
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情感上的无奈与悲伤,形成了一幅深情而又忧伤的画面。
“巫山高,犹可陟”中的“高”指的是哪种情感?
诗中提到的“美人”象征着什么?
“泫予泪,盈衣巾”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