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41:58
卓牌子慢(中秋次田不伐韵)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西楼天将晚。流素月寒光正满。楼上笑揖姮娥,似看罗袜尘生,鬓云风乱。珠帘终夕卷。判不寐阑干赁暖。好在影落清尊,冷侵香幄,欢余未教人散。
傍晚时分,西楼的天色渐渐暗下来。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楼上的人正笑着向月亮的化身嫦娥致意,仿佛在看那轻纱般的裙子在尘土中轻盈飘舞,头发在微风中飘乱。珠帘整夜卷起,仿佛在说夜深已至,我在栏杆上难以入眠,体会着温暖的感觉。好在月影落在清酒的尊杯上,冷风侵袭着香气四溢的幔帐,欢聚的时光尚未结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以其词风婉约细腻著称,善于描写月夜、春景等自然景象,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中秋之际,时值月圆人团圆,作者在西楼赏月,感受到月光的皎洁与夜晚的静谧,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卓牌子慢》是一首描绘中秋夜景的词作,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开篇即描绘了黄昏的西楼,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月光洒满大地,映照在楼上的人身上,仿佛是对嫦娥的致敬,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崇拜和向往。
词中“似看罗袜尘生,鬓云风乱”一句,描绘了女子在月光下的优雅与随性,展现出一种美的瞬间。而后面的“珠帘终夕卷”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虽是欢聚时刻,但也难免有离别的忧伤。
整首词在意象的营造上层次分明,月光、酒杯、香帐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中秋夜景图。结尾处提到“欢余未教人散”,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反映了人们在团圆之夜的心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团圆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姮娥”指的是哪个神话人物?
诗中提到的“珠帘”象征着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