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5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52:50
人月圆
作者:杨无咎 〔宋代〕
月华灯影光相射。还是元宵也。
绮罗如画,笙歌递响,无限风雅。
闹蛾斜插,轻衫乍试,闲趁尖耍。
百年三万六千夜,愿长如今夜。
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正是元宵佳节。
绮丽的衣裳如同画卷,笙歌声声传递,无尽的风雅情趣。
人们在游玩中,轻纱衣衫试穿,悠闲地享受着尖耍的乐趣。
百年有三万六千个夜晚,愿今夜永恒不变。
“元宵”是指农历正月十五,传统的灯节,象征着团圆与美好。诗中提到的“百年三万六千夜”暗指人生漫长,强调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作者介绍:杨无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佳节风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欢庆。诗人创作此诗,旨在描绘节日的热闹与美好,传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
《人月圆》是描绘元宵节热闹景象的一首词,开篇便用“月华灯影”营造出一种绚丽的夜景,既表现了灯光映照下的美丽,又暗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人用“绮罗如画,笙歌递响”描绘出节日的服饰和音乐,展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和风雅之气,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接下来的“闹蛾斜插,轻衫乍试”,描绘了人们在游玩时穿着美丽衣裳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节日里人们的欢快与嬉戏。最后一句“百年三万六千夜,愿长如今夜”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诗人在赞美节日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元宵节的赞美,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倡导珍惜当下的主题。
诗词测试:
“月华灯影光相射”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日落
B. 元宵夜景
C. 早晨
诗中提到的“百年三万六千夜”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节日的快乐
C. 对未来的展望
“轻衫乍试”中的“轻衫”指的是什么?
A. 重衣
B. 轻薄的衣服
C. 传统服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