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时间: 2025-05-07 17:02:58

诗句

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禅闻。

一枝惠林出,一派智海分。

言各不相可,往来剧丝棼。

谢客姑舍是,妨余醉看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2:58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作者: 秦观 〔宋代〕

原文展示:

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禅闻。一枝惠林出,一派智海分。言各不相可,往来剧丝棼。谢客姑舍是,妨余醉看云。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来了两位客人,他们都是因能讲禅理而闻名的。客人中有一位从惠林山而来,另一位则是来自智海。两位客人言谈各有不同,彼此的观点纠缠不清。谢绝了客人的到访,我宁愿独自醉卧,看那云卷云舒。

注释:

  • 二客:指两位到访者。
  • 能禅:擅长禅宗的人。
  • 惠林:可能指惠林寺,著名的禅宗寺庙。
  • 智海:可能指某位高僧或智者。
  • 言各不相可:彼此的言论不能相互理解。
  • 剧丝棼:形容言辞复杂,难以理清。
  • 谢客:谢绝客人。
  • 姑舍是:姑且放弃这次交流。
  • 醉看云:醉卧,观赏天上的云彩。

典故解析:

  • 惠林智海:可能是当时有名的禅宗高僧或寺庙,代表着深厚的禅学背景。
  • :在古诗中常用来象征空灵、自由,也可能暗示诗人对世俗的逃避。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淳夫,北宋词人,以其婉约派词风著称。生平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对其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季,诗人受到时节变化的情感影响,同时也受到高僧的影响,结合内心的感受与外界的交往,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与二位禅士的相遇,展现了诗人对禅理的思考和内心的挣扎。诗中“言各不相可”一语,揭示了人们在不同思想观念之间的隔阂,反映了诗人对深奥哲理的无奈与迷茫。与其进行复杂的交谈,诗人更愿选择沉醉于自然的美景中,这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气氛淡雅,意境深远,展现了秦观特有的婉约风格和对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暮有二客至”:黄昏时分,有两位客人来访。
    • “俱以能禅闻”:他们都是因擅长禅理而闻名的。
    • “一枝惠林出,一派智海分”:一位来自惠林,另一位来自智海。
    • “言各不相可,往来剧丝棼”:两人言谈无法相互理解,话语纠缠不清。
    • “谢客姑舍是,妨余醉看云”:我谢绝了他们的访问,宁愿醉卧观云。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惠林出,智海分”,展现平衡之美。
    • 比喻:用“云”象征诗人向往的自由与宁静。
  • 主题思想

    • 诗歌表现了对禅理的沉思与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二客:象征不同的思想与观点。
    • :象征自由、闲适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客人分别来自哪里?
      • A. 惠林和智海
      • B. 望海和云端
      • C. 竹林和桃源
    2. 诗人最终选择了什么方式度过与客人相处的时光?
      • A. 聊天
      • B. 醉看云
      • C. 弹琴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 诗词对比

    • 比较秦观的作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在表达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秦观更为细腻婉约,苏轼则更为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赠灵隐老 花月词 次韵程机宜感怀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寄苏徽君 宫词三十三首 老病 巢湖阻风题岸亭 长夜吟 春晚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疏晦 鹿字旁的字 将勤补拙 软任务 包含依的词语有哪些 零零散散 拍桌打凳 祸为福先 相喣以沫 厄字旁的字 挥羽 青幰 包含匆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嘴的成语 齲字旁的字 包含棋的成语 門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后来者居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