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三首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三首》

时间: 2025-05-10 07:29:21

诗句

史君平昔慕玄清,一到祠堂意一新。

户外黄冠应指点,公应便是谪仙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9:21

原文展示:

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三首
作者: 秦观

史君平昔慕玄清,一到祠堂意一新。
户外黄冠应指点,公应便是谪仙人。

白话文翻译:

史君平常向往道教的清净,来到这个祠堂后感觉一切焕然一新。
门外的道士应该在指点讲解,他大概就是那位被贬的仙人吧。

注释:

  • 史君:指史君,可能是一个道教信士,崇尚玄清之道。
  • 玄清:指道教的清净无为的境界。
  • 祠堂:供奉神明或历代先贤的场所。
  • 黄冠:道士的服饰,象征道教徒。
  • 谪仙人:被贬的仙人,指那些因故被贬到人间的人,通常代表高洁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淇水居士,北宋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秦观对道教文化的探索中,表达了他对道教清净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祠堂这一神圣场所所引发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史君的视角,展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心灵净化的追求。开篇便点明史君对“玄清”的追慕,暗示了他渴望一种超然的生活境界。进入祠堂后,史君的内心世界焕然一新,表现出一种从俗世烦扰中解脱的愉悦。诗中提到的“黄冠”道士,象征着道教的智慧与引导,暗示着一种精神的传承。最后一句提及“谪仙人”,不仅增添了神秘色彩,也让人思考超脱的境界与人间的联系,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认同与赞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史君平昔慕玄清:平日向往道教的清净境界。
    • 一到祠堂意一新:到达祠堂后,心中感受焕然一新。
    • 户外黄冠应指点:门外的道士在指点讲解。
    • 公应便是谪仙人:此人必定是被贬的仙人,暗含尊敬之意。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慕玄清”与“意一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暗喻:用“谪仙人”比喻道士,表现其高洁与超凡。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道教文化的描绘,表现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然人格的尊重。

意象分析:

  • 玄清:象征道教的理想境界,代表着清净无为的生活。
  • 祠堂:象征神圣与寄托,带有敬畏之情。
  • 黄冠:道士的标志,代表道教的智慧与引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史君慕的是哪种境界?
    A. 红尘纷扰
    B. 玄清
    C. 人间百态
    D. 富贵荣华

  2. 诗中提到的“黄冠”指的是什么?
    A. 官服
    B. 道士的服饰
    C. 文人的帽子
    D. 祭品

  3. “谪仙人”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被贬的高人
    B. 一般人
    C. 道士
    D. 神明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秦观的《和书天庆观贺秘监堂三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对超脱与理想境界的向往,但秦观更关注道教文化,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酒的追求,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词选》
  • 《道教文化研究》

这些参考书目可帮助深入理解秦观的诗词及其文化背景。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六 又答玄叟 浣溪沙·奉和范学功先生怀念许老原韵 浣溪沙 塔里木戈壁中忆阿克苏温宿之游 浣溪沙 浣溪沙 彤甫作黄山云海图,乞题 浣溪沙 春思 浣溪沙 刘姑姑生朝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崇山峻岭 揭不开锅 包含谠的词语有哪些 举手相庆 鼎字旁的字 蜀道易 改行迁善 令人注目 心字底的字 籍敛 牙字旁的字 狼顾麕惊 上封 皮字旁的字 两头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