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3:22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黄梅时节春萧索。
越罗香润吴纱薄。
丝雨日昽明。
柳梢红未晴。
多愁多病后。
不识曾中酒。
愁病送春归。
恰如中酒时。
在黄梅时节,春天显得萧条。
越罗的香气浸润着薄薄的吴纱。
细雨轻轻飘洒,阳光却显得昏暗。
柳梢的红色尚未完全绽放。
经历了多愁善感的病痛,
已经忘记了曾经的醉酒情景。
愁苦和病痛送走了春天,
就像醉酒时的迷糊一样。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汝楫,号君复,宋代诗人,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散文,尤其以词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美景,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黄梅时节,表现了春天的萧条与个人的愁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了自己在病痛中对春天的感伤,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和惆怅。
范成大的《菩萨蛮》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生动展现了黄梅时节的特有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开篇的“黄梅时节春萧索”直接揭示了春天的冷清与萧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用“越罗香润吴纱薄”描绘了春日气息的细腻,烘托出自然的柔美,却又在美中透出一丝悲凉。
“丝雨日昽明”,细雨飘洒,阳光却昏暗,这种反差不仅描绘了天气的阴郁,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柳梢的红色尚未绽放,象征着春天的迟到与生命的无常,诗人感到无奈与愁苦。“多愁多病后,不识曾中酒”一句,表达了他在经历了愁苦和病痛后,对过去欢乐时光的遗忘,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
最后,诗人将愁苦与醉酒相提并论,暗示愁苦带来的迷茫与无助,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词在优美的意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天的萧索和愁苦的病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惋惜,展现出一种深切的孤独与失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黄梅时节”指的是哪个季节?
诗中提到的“越罗”是什么?
“多愁多病后”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