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4:09
冯时行的《送召客》:
暮春送客朝明光,颠风吹花绕柂樯。
大江吞天日出没,赤心许国一苇航。
平生梦蹑螭龙尾,天门九重九万里。
一朝巨手开天关,丹极紫霄随步履。
儿辈端非五湖匹,国柄今归谢安石。
遥之别墅清昼长,笑拂楸枰行折屐。
共倾东海洗乾坤,景仁况是名公孙。
四郊多垒士之耻,富贵浮云何足论。
宦海十年风退鷁,我亦弹冠听推檄。
安能郁郁久居此,朔饥欲死心不死。
在暮春时节,我在明亮的清晨送别客人,微风拂动花瓣,环绕着小船的桅杆。
大江浩浩荡荡,吞没了天边的日出日落,我心怀赤诚,愿意乘一根小苇航行报国。
我一生的梦想是踏上龙的尾巴,登上天门,跨越九重云霄,直达九万里高空。
一旦有朝一日,能够打开天关,进入那极乐的紫霄之境,随心所欲地行走。
那些年轻人并非与我平起平坐,如今国柄已经归于谢安石。
在遥远的别墅中,白昼清长,我笑着轻拂棋盘,行走着折叠的木屐。
我们共同倾倒东海,洗净了整个天地,景仁更是名门之后。
四周的士人多如垒土,富贵如浮云,又何足道哉。
在宦海中漂泊十年,风浪已将我折磨得不堪,我也只是弹冠听取号召。
我怎能在这种郁郁寡欢的状态中久居此地,心中依然不死,饥饿也是无所谓的。
冯时行(生卒年不详),宋代著名诗人,性情豪放,擅长抒情诗,是当时文人的代表之一。他的诗风直接而清新,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送召客》写于宋代,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的送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自身理想的追求。诗人在送别的场合,借助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心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冯时行的《送召客》是一首充满激情和理想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的赤诚之心。诗的开篇以“暮春送客朝明光”引入,描绘了春末送别的场景,展现了淡淡的伤感。接着,作者通过“大江吞天日出没”的描写,暗示了广阔的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赤心许国一苇航”,可视为对国家的忠诚,作者愿意以微薄之力为国效力,表现出一种不求名利的高尚情怀。接下来的“平生梦蹑螭龙尾”则体现了作者追求理想与超越现实的渴望,勾勒出他心中壮丽的蓝图。
而“儿辈端非五湖匹,国柄今归谢安石”则通过对比,反映出作者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强调了时代变迁与理想的距离。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在宦海浮沉中的无奈与坚持,虽饥饿而心不死,传达出一种矢志不渝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送别,又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入思考,充分体现了冯时行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情怀。
《送召客》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同时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传达出一种坚持理想、不屈不挠的精神。
诗中描述的季节是: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诗人心中对国家的态度是:
A. 忽视
B. 忠诚
C. 无所谓
D. 怀疑
“赤心许国一苇航”中的“苇”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草
C. 一种树
D. 一种鱼
“富贵浮云何足论”表达的意思是:
A. 富贵是重要的
B. 富贵不值得一提
C. 富贵是理想
D. 富贵是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