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9:41
雨雪曲
作者: 江晖 〔南北朝〕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
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
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
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
边城的风雪渐渐降临,游子内心感到悲伤。
风声哀怨,笳声被吹断,雪色昏暗,马走得迟缓。
我轻生是为了国家,重视气节并不关乎个人利益。
恐怕你依然不相信我,抚剑而起,我眉头一扬。
江晖,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的诗歌常以边塞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风格悲壮而深邃。
《雨雪曲》写于南北朝时期,正值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诗人借助边城的风雪景象,抒发游子心中的孤独与忧伤,同时也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雨雪曲》通过描绘边城的风雪景象,展现了游子在战乱中孤独的心情。诗的前两句以自然景象入手,结合游子的内心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风雪象征着困境与压迫,游子的悲伤则体现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向自我反思,强调轻生为国的重要性,重气不关私利,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与责任感。这种高洁的气节在动乱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令人感动。
最后一句“抚剑一扬眉”则是全诗的高潮,既是对自己决心的坚定,也是对他人信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豪情与不屈的精神。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深刻,情感真挚,传达了在动荡时代中个人与国家的复杂关系。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的忠诚与个人气节的强调,表达了在动乱时代中游子的孤独感与高尚情操。
诗中“游子”指的是谁?
“轻生本为国”中“轻生”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