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3:14:20
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
绮席草芊芊,紫岚峰伍伍。
螭蟠得形势,翚飞如轩户。
一镜奁曲堤,万丸跳猛雨。
槛前燕雁栖,枕上巴帆去。
丛筠侍修廊,密蕙媚幽圃。
杉树碧为幢,花骈红作堵。
停樽迟晚月,咽咽上幽渚。
客舟耿孤灯,万里人夜语。
漫流罥苔槎,饥凫晒雪羽。
玄丝落钩饵,冰鳞看吞吐。
断霓天帔垂,狂烧汉旗怒。
旷朗半秋晓,萧瑟好风露。
光洁疑可揽,欲以襟怀贮。
幽抱吟九歌,羁情思湘浦。
四时皆异状,终日为良遇。
小山浸石棱,撑舟入幽处。
孤歌倚桂岩,晚酒眠松坞。
纡馀带竹村,蚕乡足砧杵。
塍泉落环珮,畦苗差纂组。
风俗知所尚,豪强耻孤侮。
邻丧不相舂,公租无诟负。
农时贵伏腊,簪瑱事礼赂。
乡校富华礼,征行产强弩。
不能自勉去,但愧来何暮。
故园汉上林,信美非吾土。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3:14:20
题池州弄水亭
作者:杜牧
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
绮席草芊芊,紫岚峰伍伍。
螭蟠得形势,翚飞如轩户。
一镜奁曲堤,万丸跳猛雨。
槛前燕雁栖,枕上巴帆去。
丛筠侍修廊,密蕙媚幽圃。
杉树碧为幢,花骈红作堵。
停樽迟晚月,咽咽上幽渚。
客舟耿孤灯,万里人夜语。
漫流罥苔槎,饥凫晒雪羽。
玄丝落钩饵,冰鳞看吞吐。
断霓天帔垂,狂烧汉旗怒。
旷朗半秋晓,萧瑟好风露。
光洁疑可揽,欲以襟怀贮。
幽抱吟九歌,羁情思湘浦。
四时皆异状,终日为良遇。
小山浸石棱,撑舟入幽处。
孤歌倚桂岩,晚酒眠松坞。
纡馀带竹村,蚕乡足砧杵。
塍泉落环珮,畦苗差纂组。
风俗知所尚,豪强耻孤侮。
邻丧不相舂,公租无诟负。
农时贵伏腊,簪瑱事礼赂。
乡校富华礼,征行产强弩。
不能自勉去,但愧来何暮。
故园汉上林,信美非吾土。
在弄水亭前的小溪上,轻柔的水波像翠绿的绡帕在舞动。
华美的席子铺在草地上,紫色的山峰在远处重重叠叠。
蛟龙如同盘绕的形势,飞翔的姿态如同轩窗一般。
一面镜子映照着曲折的小堤,雨点像珍珠一样在水面上跳跃。
栏杆前,燕子和雁儿栖息,枕边的梦中,巴蜀的帆船远去。
竹林环绕着修长的廊道,幽静的花圃中蕙兰绽放。
杉树碧绿如幢,红花如墙般交错。
停下酒樽,晚月将至,幽静的水边令人轻声叹息。
客舟在孤灯下,千里之外的人们在夜里低语。
漫流的水面上,苔藓和木桩随波漂浮,饥饿的野鸭晒着雪白的羽毛。
黑色的丝线垂下钩饵,冰冷的鱼鳞在水中吞吐。
天边的霓裳如同垂幕,怒火中烧的汉旗在风中飘扬。
清晨的秋天,风露萧瑟,景色旷朗。
水面光滑得像可以握住,想用它来装下我的胸怀。
在幽静中吟唱《九歌》,思绪飘向湘浦。
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象,整天都能享受美好。
小山浸没在石棱中,撑舟而入幽静的地方。
孤独的歌声倚靠在桂树岩上,晚酒在松树坞中安然入睡。
蜿蜒的小路通向竹村,蚕乡的锤声响起。
田间泉水如环佩般响落,苗圃中作物错落有致。
风俗知道何为所尚,豪强之辈羞于孤侮。
邻里丧事不相舂磨,公租无怨无悔。
农时珍惜冬至,礼仪和贿赂同样重要。
乡校富有礼数,征行的士兵自有强弩。
我不能自我激励去,但为何要感到惭愧呢。
故乡的汉上林,真的美好却不是我的土地。
杜牧,字牧之,号樵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803年,卒于852年。他的诗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杜牧的诗歌常常蕴含深刻的政治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
《题池州弄水亭》是在杜牧游历至池州时所作,描绘了水边的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思考。开篇的“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即以生动的画面引入,描绘出一幅水波荡漾的优美图景。接着,诗人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后面的诗句逐渐转向对人情世故的思考,涉及乡俗、农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表现出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与思考。尤其是“邻丧不相舂,公租无诟负”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道德的思考,表现出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期盼。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从自然景色到人际关系,再到内心情感的流露,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层次感和深度。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传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
选择题:杜牧是哪一时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填空题:诗中提到“邻丧不相舂,公租无_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