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7:15
原文展示:
闻说溪园景渐佳,遥知清兴已无涯。
饮阑归骑多乘月,雪後寻春自采花。
百啭黄鹂消永日,双飞白鸟避鸣笳。
平生喜接君酬唱,不得前咏落霞。
白话文翻译:
听说溪园的景色渐渐变得美好,远远地知道那里的清兴已经是无边无际。
饮酒后归骑多是在月光下,雪后寻春的时候自采花。
百啭黄鹂的鸣叫消磨着漫长的日子,双飞的白鸟躲避着战鼓的声响。
我一生都喜欢和你相互唱和,却无法提前吟咏那落霞的美景。
注释:
- 溪园:指的是一个有溪流和园林的地方,具有自然美的环境。
- 清兴:指的是清雅的兴致、情趣。
- 饮阑:指喝酒或饮酒的地方。
- 百啭黄鹂:黄鹂鸟的鸣叫声,形容其曲调悠扬。
- 鸣笳:古代乐器,指战斗时的号角声。
典故解析:
- 黄鹂: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来象征春天和美好的音声。
- 白鸟:象征优雅和自由的生活,常与和平的环境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历史学家以及书法家。他以诗词、散文和词曲等多种文学形式见长,提倡“文以载道”,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欧阳修晚年时写作的,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与处世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溪园的美好期待与对友人相聚的渴望。开头就以“闻说溪园景渐佳”引入,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与向往。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通过“饮阑归骑多乘月”展示了夜晚骑马的惬意,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乐趣。雪后春来,花香四溢,诗中“雪後寻春自采花”更是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中用“百啭黄鹂消永日”描绘了黄鹂清脆的歌声,流淌的时间仿佛在这自然音乐中慢慢消逝,展现了时间的惬意与悠长。最后一句“不得前咏落霞”,表达了对前景的无奈与期待,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欧阳修对自然、友谊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说溪园景渐佳:听说溪园的景色越来越美。
- 遥知清兴已无涯:远远地知道那里的清雅兴致已经没有尽头。
- 饮阑归骑多乘月:饮酒之后骑马归来,多是在月光下。
- 雪後寻春自采花:雪后寻春时,自己去采摘花朵。
- 百啭黄鹂消永日:黄鹂的鸣叫声消磨着漫长的日子。
- 双飞白鸟避鸣笳:双飞的白鸟躲避着战鼓的鸣声。
- 平生喜接君酬唱:我一生都喜欢与你相互唱和。
- 不得前咏落霞:却无法提前吟咏那落霞的美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园的美景与清雅的心境结合,表现诗人的情感。
- 拟人:黄鹂和白鸟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如“百啭黄鹂”和“双飞白鸟”,形成对称,增强了语句的节奏美。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与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园: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黄鹂:代表春天的到来与美好的声音。
- 白鸟:象征自由、优雅的生活。
- 落霞:象征夕阳西下的美丽与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欧阳修的字是什么?
-
诗中提到的“清兴”指的是什么?
- A. 清雅的兴趣
- B. 清晨的兴致
- C. 清新的空气
- D. 清澈的溪水
-
诗中“百啭黄鹂”的意思是?
- A. 鸟鸣悠扬
- B. 鸟儿飞走
- C. 鸟儿成群
- D. 鸟儿沉默
答案:
- A. 永叔
- A. 清雅的兴趣
- A. 鸟鸣悠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以自然景色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苏轼《题西林壁》:借景抒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欧阳修与宋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