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03:39
点绛唇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徙倚虚檐,柳阴疏处看飞鸟。
水平池沼,云影闲相照。
点翰舒笺,字密蝇头小。
还揉了,路长山杳。
寄得愁多少。
我倚靠在空荡荡的檐下,看到柳树阴影疏疏的地方飞过几只鸟。
平静的池塘,云影在水面上悠然映照。
我轻轻写下文字,字迹如蝇头般细小。
又将它揉捏,路途遥远,山色朦胧。
寄出去的信,寄去了多少愁苦呢?
作者介绍: 袁去华,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创作风格多样,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午后,作者在屋檐下静静观察自然,感受孤独与思念的交织,表现了他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内心深处的愁苦。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生动意象与情感的词作,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细腻地描绘了自然与内心的关系。开头的“徙倚虚檐,柳阴疏处看飞鸟”,通过孤独的倚靠与飞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显凄凉的氛围,传递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接下来的“水平池沼,云影闲相照”,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云影的悠然反射在水面上,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照,恰如其分地体现了他对悠闲时光的珍惜。
“点翰舒笺,字密蝇头小”,在写作时的细致入微,表达了对文字的追求与对情感的倾诉,字迹虽小,却承载着厚重的情感。而“还揉了,路长山杳”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愁苦,尽管努力书写,心中的思念与愁苦仍然难以言表。
最后一句“寄得愁多少”更是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愁苦,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细腻的情感流露,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的孤独情感结合,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愁苦,展现了诗人敏感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徙倚虚檐”中的“徙”是什么意思?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孤独感?
“字密蝇头小”中的“密”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更倾向于女性的柔情与细腻,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