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0:35
寄升庵调黄莺儿
作者: 黄峨 〔明代〕
晴雨酿春寒,见繁花树树,残泥涂满眼。
登临倦,江流几湾?云山几盘?
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
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春天的寒意因晴雨交替而生,眼前繁花似锦,然而满眼却是残泥。
登高望远感到疲倦,江水蜿蜒几道?云山又有几重?
极目远望,心中愁苦难以言表,写信也难以寄出。
无情的征雁,飞不到滇南。
作者介绍:
黄峨,明代诗人,生于江浙一带,擅长写诗,尤其以抒情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可能正值旅途,面对春寒的天气和自然的美景,却感到心中苦闷,无法寄托思念之情,是对友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惆怅。
这首《寄升庵调黄莺儿》以清新的笔触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同时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晴雨酿春寒”引入,暗示了春天的寒意与气候的变幻,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自然,也渗透到人的情感中。接着,诗人用“繁花树树”来描绘春日的美丽景象,但紧接着出现的“残泥涂满眼”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烦闷。
“登临倦,江流几湾?云山几盘?”是诗人对远方自然景色的探询,但却又因倦怠而无心去看,反映出一种无奈的心情。在“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中,诗人更是流露出强烈的思念情感,极目远望却只能感到悲伤,寄书也无从寄出,凸显了他与友人间的距离与情感的隔阂。
最后一句“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更是将思念的主题推向高潮,征雁本是传递讯息的使者,却因距离无法抵达,象征着无法寄托的情感和无法实现的愿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表达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残泥”象征什么?
诗人感到“登临倦”,这是由于什么?
“无情征雁”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