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48
高卧只消云半间,
随缘栽果与猿攀。
不将此手遮西日,
安用吾文移北山。
双燕来时春晻霭,
一牛耕处月宽闲。
溪居已息机心久,
莫遣惊鸥去不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只需要在云端的半截地方静卧,随缘地种植果树,与猿猴攀援而上。他不想用双手遮挡西边的日落,也不打算用自己的文笔去改变北山的景色。双燕在春天来临时飞来,春日的朦胧云霭中,一头牛在月光下悠闲地耕作。诗人在溪边居住,早已放下了世俗的纷扰,不要让惊起的鸥鸟再也不回来。
方岳,宋代诗人,字子美,号云阳,生于北宋时期,主要活跃于南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山水之间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山行》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诗的开头以“高卧只消云半间”引入,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仿佛诗人正高卧于青山之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紧接着,诗人提到“随缘栽果与猿攀”,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既种植果树,又与猿猴嬉戏,显示了生活的随意与乐趣。
“不将此手遮西日,安用吾文移北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接受与包容,他不在意日落的美景,亦不想通过文字去改变山的模样,反映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下来的描写,双燕的归来和牛耕的悠闲,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安静与富足。
最后两句“溪居已息机心久,莫遣惊鸥去不还”,诗人已在溪边隐居很久,内心宁静,不希望惊动飞翔的鸥鸟。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淡然。
诗人用“高卧只消云半间”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不将此手遮西日”中的“西日”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双燕”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