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过南安峡江下滩多石 其一

《过南安峡江下滩多石 其一》

时间: 2025-05-02 12:35:07

诗句

昨闻上峡江水浅,今朝下峡江水深。

日夜滔滔亦何逼?

不尽似我朝宗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07

原文展示

过南安峡江下滩多石 其一
作者: 湛若水 〔明代〕

昨闻上峡江水浅,
今朝下峡江水深。
日夜滔滔亦何逼?
不尽似我朝宗心。

白话文翻译

我昨天听说上游的峡江水很浅,今天早上到达下游时却发现水很深。江水日夜奔流,究竟有多么急促呢?这水流似乎没有尽头,就像我朝朝暮暮对您心意的追求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昨闻:昨天听说。
  • 上峡:上游的峡谷部分。
  • 下峡:下游的峡谷部分。
  • 滔滔:形容水流汹涌、奔涌不息的样子。
  • 朝宗心:比喻对某人的深厚情感,朝宗意为朝夕相见,心意不变。

典故解析
“朝宗心”暗示了作者对某人(或某事)的执着,可能与古代文人对理想和爱情的追求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湛若水(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平,号湛若水,原籍浙江。其诗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展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安峡江游览之际,作者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与内心情感的波动,借江水的深浅变化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深厚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安峡江水流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执着追求。首句“昨闻上峡江水浅,今朝下峡江水深”构建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多变与无常。接下来的“日夜滔滔亦何逼”则是对江水奔流的感慨,流动的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

诗的最后一句“不尽似我朝宗心”则将诗人的个人情感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表露出他对情感追求的执着与永恒。这种情感的深刻与持久,恰似江水一般,虽有波澜却不曾止息。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情感的热烈与执着,给人以深思。诗中不仅有自然的描绘,更有对人心的洞察,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闻上峡江水浅:表达了诗人对于上游水位的了解,暗示自然状态的变化。
  • 今朝下峡江水深:下游的水流深,形成对比,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化。
  • 日夜滔滔亦何逼?:水流的急促使诗人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流逝。
  • 不尽似我朝宗心:通过江水的无尽流动,表达自己对情感的执着与不变。

修辞手法

  • 对比:上游的浅与下游的深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比喻:江水流动比作自己对情感的追求,深化了主题。
  • 拟人:将江水的流动赋予情感,使自然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情感执着的感慨,展现出作者对理想和爱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幻。
  • 深与浅:代表事物的对立与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 滔滔:形容激流,象征情感的奔放与不可抑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湛若水
    C. 杜甫

  2. 诗中“朝宗心”指的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某人的深厚情感
    C. 对历史的追忆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情感的执着与追求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与追求。
  • 李白的《将进酒》:讨论人生与情感的流逝,展现人生哲学。

诗词对比

  • 湛若水的《过南安峡江下滩多石》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均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但前者更强调情感的深度,后者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两首诗在意象与主题上有相通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汉语词典》

相关查询

秋怀 牟驼罔阅马 君实不饮酒栽菊诗以间之 謹次韵和呈垂览拙诗之作 奉陪原甫泛汝水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忠的词语有哪些 弓字旁的字 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馆子 卤字旁的字 棘寺 祸发齿牙 陈朱 案件 退材 禾字旁的字 未兆易谋 鱼字旁的字 率兽食人 意气相投 包含乍的成语 穴宝盖的字 极天罔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