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登戒坛寺阁 其一

《九日登戒坛寺阁 其一》

时间: 2025-05-01 03:42:45

诗句

梵阁千峰里,征骖九日来。

松萝禅径入,龙象法筵开。

黄菊宁簪帽,青莲独上台。

如堪授直戒,吾此息氛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2:45

原文展示

梵阁千峰里,征骖九日来。
松萝禅径入,龙象法筵开。
黄菊宁簪帽,青莲独上台。
如堪授直戒,吾此息氛埃。

白话文翻译

在千峰环绕的梵阁中,我骑着征骖在九月的阳光下而来。
松树和苔藓交织的小路引我走入禅境,龙象般的法筵也已铺开。
黄菊可以作为帽子上的装饰,青莲则独自升上高台。
如果可以传授直戒,我将于此消除世俗的纷扰。

注释

  • 梵阁:指佛教寺院,通常是高耸的建筑,象征着佛教的庄严。
  • 征骖:骑马的意思,这里形容骑马的仪仗。
  • 松萝:松树和苔藓,常见于幽静的禅道,象征自然和宁静。
  • 法筵:佛教讲经的场所,象征着传教和教义的传播。
  • 直戒:指佛教中的戒律,强调清净和无杂念。

典故解析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中国文化中有登高、赏菊的传统,象征着长寿和健康。诗中提到的“龙象”则是佛教中象征力量与智慧的动物,常用于形容佛法的庄重与威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严嵩(1480-1559),明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因其在政治上的成就与个人的贪腐而饱受争议。他的诗风融合了传统与个人体验,常关注自然和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向往,渴望通过修行来超脱世俗的纷扰和烦恼。

诗歌鉴赏

《九日登戒坛寺阁 其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和对佛教教义的向往。诗的首句“梵阁千峰里,征骖九日来”以雄壮的自然景观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接着通过“松萝禅径入,龙象法筵开”引入禅宗的意象,展示出诗人对修行之路的追求。最后两句则通过黄菊和青莲的对比,象征着世俗与精神的选择,表现出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直戒的坚定信念。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梵阁千峰里,征骖九日来”:描绘了诗人骑马登高的场景,展现出壮丽的自然环境。
    2. “松萝禅径入,龙象法筵开”:通过自然景象引入佛教的安宁,暗示着修行的道路。
    3. “黄菊宁簪帽,青莲独上台”:黄菊与青莲的对比,强调世俗与精神的不同选择。
    4. “如堪授直戒,吾此息氛埃”: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 修辞手法: 此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黄菊宁簪帽,青莲独上台”体现了对比的效果,使得诗意更加深刻。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强调修行的重要性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梵阁:象征佛教的庄严与神圣。
  • 松萝:代表自然的幽静与和谐。
  • 黄菊:象征世俗的繁华与短暂。
  • 青莲:象征高尚、纯洁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梵阁千峰里”中“梵阁”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佛教寺院
    C. 一种乐器

  2. “如堪授直戒”中“直戒”指的是什么? A. 休息
    B. 佛教戒律
    C. 祭祀仪式

  3. 此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C. 讲述历史故事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登高时的感受与思考,但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而严嵩的《九日登戒坛寺阁 其一》则更偏向于佛教哲理的探讨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严嵩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名作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仲秋书事 村舍杂书 出游 十二月二十七日祭风师归道中作 山行 苏武慢 唐安西湖 幽事 航海 喜晴 起晚戏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包含犒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明查暗访 幾字旁的字 人位 苦争恶战 避井入坎 鹤唳华亭 猥细 逃伤 目眩神摇 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贾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