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同诸子游飞驼山

《九日同诸子游飞驼山》

时间: 2025-07-27 22:00:46

诗句

深秋野外足烟萝,佳节招寻共踏歌。

客有清狂同落帽,山看形势拟飞驼。

云连远树千峰合,水落平田独雁过。

容易插萸兄弟会,尊前沈醉且蹉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0:46

原文展示:

九日同诸子游飞驼山
作者: 李孙宸〔明代〕

深秋野外足烟萝,
佳节招寻共踏歌。
客有清狂同落帽,
山看形势拟飞驼。
云连远树千峰合,
水落平田独雁过。
容易插萸兄弟会,
尊前沈醉且蹉跎。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的野外,烟雾缭绕,藤萝缠绕的地方,
在这个佳节上,邀请朋友们一起踏歌而行。
有位客人情绪激昂,帽子都被风吹落,
山峦的形势仿佛在飞翔的骏马。
云雾将远处的树林与千峰连成一体,
水流退去,平坦的田野上孤雁飞过。
容易插上萸枝,兄弟们相聚欢庆,
在酒桌前沉醉,时光就这样慢慢流逝。

注释:

  • 烟萝:指秋天的藤萝,烟雾缭绕中显得朦胧。
  • 招寻:邀请朋友前来游玩。
  • 清狂:形容客人性情洒脱、豪放。
  • 拟飞驼:形容山的形状像在飞的骏马。
  • 插萸:插上萸枝,是九月九日重阳节的习俗,象征长寿。
  • 蹉跎:指时间的流逝和迷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孙宸,明代诗人,生平鲜有详细记载,其诗文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诗风清新,常常以自然景象和人际交往为主题。

创作背景:

《九日同诸子游飞驼山》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们一起游玩时的欢快情绪和对秋季景色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九日同诸子游飞驼山》是一首描写秋日游玩的古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与深厚的友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热爱。首句“深秋野外足烟萝”,将我们带入一个烟雾缭绕的深秋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佳节招寻共踏歌”,点明了时节和活动,强调了重阳节的欢乐气氛。

诗中“客有清狂同落帽”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游玩时的惬意与豪放,似乎朋友们都沉浸在这份欢愉中,帽子被风吹落也显得自然。接下来的“山看形势拟飞驼”,则借山的形状来隐喻友情的高远与自由,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远山云雾与水田孤雁的景象,体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而“容易插萸兄弟会,尊前沈醉且蹉跎”,更是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兄弟情谊紧密结合,彰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整首诗用词清新,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与人际交往的交融,展现了深秋时节的美丽与温情,令人倍感亲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深秋野外足烟萝: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萧瑟的感觉。
  2. 佳节招寻共踏歌:在重阳节这样的佳节中,呼朋引伴,共同欢唱,表现了节日的喜庆。
  3. 客有清狂同落帽:朋友们情绪高涨,尽情享乐,帽子被风吹落,展现出游玩的快乐。
  4. 山看形势拟飞驼:山的轮廓宛如飞翔的骏马,生动形象,增添了动感。
  5. 云连远树千峰合:云雾缭绕,远处的树木与山峰融为一体,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6. 水落平田独雁过:水位下降,田野平坦上飞过孤雁,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
  7. 容易插萸兄弟会:插上萸枝,象征重阳节的传统,表现了兄弟间的团聚和欢庆。
  8. 尊前沈醉且蹉跎:在酒桌前沉醉,时间缓缓流逝,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拟飞驼”形容山的形态,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营造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情”与“自然”展开,表达了在重阳节这个特殊时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萝:象征秋天的宁静与朦胧。
  • 飞驼:象征自由与高远,寓意友情的珍贵。
  • 孤雁:象征孤独与思乡之情,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象征长寿与团聚,承载着传统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春节
    • B. 重阳节
    • C. 中秋节
  2. 诗中朋友们的帽子是如何的状态?

    • A. 整齐
    • B. 被风吹落
    • C. 不见了
  3. “山看形势拟飞驼”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水
    • B. 山的形状
    • C. 朋友的心情

答案:

  1. B. 重阳节
  2. B. 被风吹落
  3. B. 山的形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同样描写重阳节的思乡之情。
  • 《山中问答》(王维): 体现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 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登高》更显忧国忧民,而《九日同诸子游飞驼山》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友情的欢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敬谢经略秘阁馀甘汤 其二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 水调歌头·舣棹太湖岸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夜游宫(句景亭) 雨中花慢 水调歌头 其八 桂林中秋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 其二 八桂堂池上赏莲纳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字旁的字 引重 骨字旁的字 名实相称 风霜雨雪 员程 人字头的字 打出王牌 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园圃 色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寸蹄尺缣 圆桌会议 包含祝的成语 解放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