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36:10
长女近归宁,念母省所患。
临别无可烹,仅余一老雁。
兹辰遂重九,空庖绝刍豢。
伏雌劣足膳,时醪靡由办。
平生万卷肠,半世饫藜苋。
中尝长军府,岂不宴集惯。
晚年畏祸机,弃官老林涧。
卖书辍架签,典衣解袍襻。
佳节无一钱,终一羡配贯。
瓶罄何耻为,更用奴隶讪。
但甘颜乐瓢,宜免周誓轘。
粲粲东篱英,聊与岁同晏。
长女快要回家探望母亲,想到母亲的健康状况。
临别时没有什么可以烹饪的,只剩下一只老雁。
今天是重阳节,空荡荡的厨房没有任何肉食。
只好用雌鸟勉强充饥,醪酒也没有办法准备。
一生的心事如同诗卷,半辈子都吃粗粮。
在京城的军府中,难道不曾宴请过朋友吗?
晚年害怕灾祸,辞去官职隐居山林。
卖掉书籍停了书架,脱下衣服解开束带。
佳节来临却没有一文钱,最终只能羡慕别人。
酒瓶空了,何必感到羞耻,连仆人都在嘲笑我。
但我甘心乐意过这种生活,应该免去周礼的束缚。
东篱的菊花盛开,与岁月共度这一时光。
作者介绍:方回(生卒年不详),字子猷,号崇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方回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平常的生活见闻入诗,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作者在佳节时因生活困窘而无法享受节日气氛的失落心情。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关心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无奈。
《九日烹二鸡终不得酒》以重阳节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在节日中孤独与贫乏的心境。诗中通过对生活琐事的细腻描绘,表现了对家庭的思念和对母亲健康的挂念。诗的开头,长女归宁,充满了温情,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生活的残酷:没有美食可备,只有一只老雁,突显了生活的拮据。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温情转向失落,尤其是“佳节无一钱,终一羡配贯”的句子,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物质匮乏的无奈和对他人富裕的羡慕。诗中反复提及的“空庖”、“无可烹”,以及对酒的渴望,进一步加深了节日的孤寂感。
最后,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选择以一种淡然的态度接受现实,“但甘颜乐瓢”,表现了一种虽困顿但依然乐观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作品在简朴的生活描写中,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孤独与贫困,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深切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诗中的“长女”指的是谁?
A. 诗人的妹妹
B. 诗人的女儿
C. 诗人的母亲
D. 诗人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D. 清明节
诗中用来形容生活困窘的意象是什么?
A. 美酒
B. 菊花
C. 老雁
D. 书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