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凤来山

《凤来山》

时间: 2025-04-27 08:57:06

诗句

双凤来仪拥翠微,好音和雅乐雍无。

太平无象真清泰,山静犹然上古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57:06

原文展示:

双凤来仪拥翠微,好音和雅乐雍无。太平无象真清泰,山静犹然上古时。

白话文翻译:

两只凤凰飞来,环绕着青翠的山岭,伴随着和谐的音律与雅致的乐曲,显得格外宁静。太平的象征真实而清晰,山中一片静谧,仿佛回到了上古时代。

注释:

字词注释:

  • 双凤:指两只凤凰,象征吉祥和和谐。
  • 来仪:到来时的仪态,表示其威仪和美丽。
  • 翠微:青翠的山峦。
  • 好音和雅乐:美妙的音乐和雅致的乐曲。
  • 雍无:和谐而没有纷扰。
  • 太平无象:和平的状态没有任何迹象。
  • 真清泰:真正的宁静安定。
  • 山静犹然:山依然是宁静的。
  • 上古时:古老的时代。

典故解析:

  • 凤凰: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鸟,象征着美好与吉祥。
  • 太平无象:常用来形容国家太平安宁的景象,出自《尚书》中的“太平”,意指安定的社会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道丘,明代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赞美。

诗歌鉴赏:

《凤来山》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通过双凤的意象引入,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的开头以“双凤来仪”引起读者的注意,凤凰的到来象征着美好和吉祥,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的音乐,强调良好的音律和雅乐,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这种和谐不仅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隐含着对和平时期的渴望。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太平无象真清泰”,表明这种宁静是社会太平的象征,而“山静犹然上古时”则将时间的维度拓展到古代,暗示着对久远的宁静时期的怀念与向往。全诗流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社会安宁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凤来仪拥翠微:两只凤凰飞来,围绕着青翠的山,象征着吉祥。
  2. 好音和雅乐雍无:美妙的音乐与雅致的乐曲和谐无比。
  3. 太平无象真清泰:和平的状态没有任何迹象,真正地达到清静安宁。
  4. 山静犹然上古时:山依旧宁静,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时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好音”和“雅乐”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凤凰”比喻美好与吉祥,增强了诗的寓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谐社会与美好自然的向往,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安宁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凰:象征着吉祥与美好。
  • 翠微: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乐音:象征着和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双凤”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吉祥 C) 悲伤
  2. “太平无象”意指什么? A) 动荡 B) 宁静 C) 忧愁
  3. 诗中的音乐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和谐 C) 怀旧

答案:

  1. B) 吉祥
  2. B) 宁静
  3. B) 和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凤来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前者侧重于吉祥的意象,后者则更多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两者虽然在主题上有所相似,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却有显著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 关门柳 有感 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怀谯秀 齐宫词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登霍山驿楼 筹笔驿 哭刘司户蕡 无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睿祖 旡字旁的字 毋字旁的字 民不堪命 齲字旁的字 削开头的成语 不宣而战 穷搜博采 鬥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雍荣雅步 途穷 超神入化 嘉谋善政 先花后果 饰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