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2:29
卜算子(太守席上作)
作者: 洪适 〔宋代〕
五凤望中仙,五马人间贵。
舞态歌声尽出群,乌鹊巡檐喜。
昨夜值狂风,痛饮全无味。
说与谯门漫打更,却怕催归骑。
在五凤楼中,仰望那位仙人;
在世间的五马之中,显得特别尊贵。
舞姿和歌声使所有人都惊艳,
而乌鹊在屋檐上欢快地飞翔。
昨夜被狂风所扰,痛饮之下却无半点滋味;
告诉谯门的守夜人,随意打更,
但我却害怕被催促回家。
作者介绍:洪适(生卒年不详),字允常,号岳阳,北宋时期的诗人和官员。其作风豪放,擅长词赋,尤其以“卜算子”这一体裁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太守的宴席之上,宴席气氛欢快,诗人借酒抒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生活与个人的心境。
《卜算子(太守席上作)》以其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宴席上的欢聚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即通过“五凤望中仙”与“五马人间贵”的对比,表现出一种高贵与世俗的交融,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接下来的“舞态歌声尽出群,乌鹊巡檐喜”,生动描绘了宴席上的欢快气氛,乌鹊的出现更是为场景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尽管外界风雨交加,但宴席的热闹似乎让人暂时忘却了烦恼。然而,随着诗句“昨夜值狂风,痛饮全无味”,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内心,饮酒的快感被狂风所扰,似乎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最后两句“说与谯门漫打更,却怕催归骑”,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归家的不情愿。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欢快的表面下,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悟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切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宴席的热闹场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在欢乐与孤独之间的矛盾。
诗词测试:
《卜算子(太守席上作)》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洪适
D. 李白
诗中“昨夜值狂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厌倦
D. 愤怒
“乌鹊巡檐喜”中的“乌鹊”象征了什么?
A. 悲伤
B. 欢乐
C. 失落
D. 绝望
答案:1.C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洪适的《卜算子》与李煜的《浪淘沙》进行对比,前者在描绘宴席快乐的同时流露出内心的孤独,而后者则更多地关注于对过往的怀念与哀伤,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