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九日甘泉道中

《九日甘泉道中》

时间: 2025-05-02 08:13:36

诗句

连天衰草渐黄昏,匹马南来独怆神。

九日有霜沾木叶,十年无计谢风尘。

金台暂到非为客,易水长歌不入秦。

遥忆弟兄当此会,登高何处望游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13:36

原文展示

《九日甘泉道中》

连天衰草渐黄昏,
匹马南来独怆神。
九日有霜沾木叶,
十年无计谢风尘。
金台暂到非为客,
易水长歌不入秦。
遥忆弟兄当此会,
登高何处望游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的感受。连绵的衰草在黄昏时分显得愈加凄凉,我独自骑马南来,心中感到无比伤感。九日这天已然有霜凝结在树叶上,十年来我无计摆脱世间的纷扰。虽然我此行金台山并非为了拜访朋友,但在易水边高歌却不愿再回到秦国。遥想当年与兄弟们共度佳节,登高望远,何处才能再次看到游人呢?


注释

逐句解释:

  1. 连天衰草渐黄昏:天边的草木逐渐枯萎,黄昏时分更显凄凉。
  2. 匹马南来独怆神:我独自一人骑马南下,心中感到无比伤感。
  3. 九日有霜沾木叶:九日时节,已有霜冻凝结在树叶上。
  4. 十年无计谢风尘:十年来我无计摆脱世间的纷扰与尘世的烦恼。
  5. 金台暂到非为客:我此行到达金台山并不是为了拜访朋友。
  6. 易水长歌不入秦:在易水边高歌却不愿再回到秦国,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7. 遥忆弟兄当此会:我遥想当年与兄弟们共度重阳佳节的情景。
  8. 登高何处望游人:如今登高远望,何处才能看到游人呢?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习惯在这一天登高望远。
  • 金台:金台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诗中提到是作者此行的目的地。
  • 易水:古代著名的河流,流经燕国,提到这里与历史上的“易水送别”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绛,明代诗人,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九日重阳,正值秋季,作者在游历途中,感慨人生和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九日甘泉道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以“连天衰草渐黄昏”引入,衰草的景象与黄昏的幽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接着,作者骑马南来,心中充满怆然,显示出他在这段旅程中的情感波动。九日的霜与十年的无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困境,作者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对过去的无奈与惋惜。

诗中提到的“金台”与“易水”更是引发了对历史的回忆,尤其是“易水长歌不入秦”的句子,体现了作者对故国的留恋与对理想的追求。在与兄弟们的重阳聚会的回忆中,作者再次流露出对友情的思念,令人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从自然景色到个人情感,再到对友情的回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歌修养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连天衰草渐黄昏:以景入情,衰草与黄昏传达一种萧索感。
  2. 匹马南来独怆神:独自旅行,心情沉重。
  3. 九日有霜沾木叶:体现时节的变化与冷清。
  4. 十年无计谢风尘:感叹人生无常,无法摆脱困扰。
  5. 金台暂到非为客:强调此行的目的与身份。
  6. 易水长歌不入秦:历史的追忆,表达对理想的坚持。
  7. 遥忆弟兄当此会:思念亲友,渴望重聚。
  8. 登高何处望游人:将思念与孤独合二为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如“金台暂到非为客,易水长歌不入秦”,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拟人:草木与霜的描写,给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及对昔日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草:象征衰老与凋零,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
  • 黄昏:暗示人生的晚期,充满了感伤。
  • :象征寒冷与生命的结束,增添了诗的凄凉感。
  • 金台:寄托了对理想与追求的渴望。
  • 易水:代表历史的深远与情感的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什么节日?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清明节
  2. 诗人骑马南来的心情是怎样的?

    • A. 高兴
    • B. 忧伤
    • C. 激动
    • D. 无聊
  3. “金台暂到非为客”中的“客”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游人
    • C. 诗人自己
    • D. 兄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登高》中,同样是重阳节的情景,但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困境。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则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三首诗在情感上相互呼应,却又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明代诗歌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经与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桂殿秋 雨后落桂满车 桂殿秋 其十七 凌烟崮 桂殿秋 劳山近区纪游 其十五 飞云瀑 桂殿秋 其十四 小赤壁 桂殿秋 其十三 登窑 桂殿秋 其十二 沙子口 桂殿秋 其十一 烟台顶 桂殿秋 其十 海神庙 桂殿秋 其九 卧狼匙峰 桂殿秋 其八 财帛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牲牢 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相情愿 幺字旁的字 紫玉成烟 包含鳅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包含穷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引过自责 说千说万 耂字旁的字 迦提 骨弭 伤心疾首 内眷 狴狱 竹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