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6: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6:28:43
游小金山
作者: 谢邦信 〔明代〕
小金山寺山气幽,
山下长江带寺流。
锦石苍松常入梦,
野袍芒屩恰宜秋。
杜陵多难常忧世,
触武无能自白头。
回首昔游已陈迹,
牙樯飞旆晚悠悠。
这首诗描绘了小金山寺的幽静气氛,长江在山下缓缓流过。梦中常常出现美丽的石头和苍翠的松树,穿着野袍和草鞋的我在这个秋天里正好合适。杜陵的多难让我常常忧虑世事,面对战斗却无能为力,白发早已爬上了我的头顶。回想过去的游历,留下的只是陈旧的痕迹,船上的帆在晚霞中轻轻飘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谢邦信,明代诗人,活跃于明中期,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游小金山》创作于诗人游览小金山寺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遭遇和社会动荡的思考。
《游小金山》是一首充满自然韵味和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以“小金山寺”的幽静环境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首联通过“山气幽”和“长江带寺流”,描绘出小金山寺的宁静与长江的流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思考。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以“锦石苍松”作为梦中的意象,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而“野袍芒屩恰宜秋”则透露出一种随性和自在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简单化的向往。
中间的两句转向现实,诗人提到“杜陵多难”,暗含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表现出他作为文人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最后两句回首往事,留下的只有“陈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的无尽思索,结合“牙樯飞旆晚悠悠”,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的留恋,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既有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也有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小金山寺的环境如何?
a) 嘈杂
b) 幽静
c) 热闹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a) 长江
b) 锦石苍松
c) 白头
诗中提到的“杜陵”象征什么?
a) 自然美
b) 历史的苦难
c) 个人的闲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忧虑,但更多地集中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谢邦信的《游小金山》则更侧重于个人的闲适与自然的美好。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