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5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58:19
江水奔投海,湍沙障作堤。
萦纡盘数里,迢递接双溪。
港窄波还漫,潮平岸始低。
鲛人频揭水,蕃舶每胶泥。
宋将威何赫,王师力并齐。
辇沙劳畚锸,堰水跃鲸鲵。
既辟俄云合,将通又复迷。
海神驱万族,飓母驾群犀。
别港开如堑,征帆径若溪。
庙坛初建设,祭物盛提携。
不独便舟旅,更兼喜旄倪。
当时神显应,此日客分题。
烂漫离杯劝,娇腾驻马嘶。
不堪情缱绻,回首暮云西。
江水奔腾不息地流入大海,湍急的沙流形成了堤坝。水流蜿蜒曲折数里,远远地连接着两条溪流。港口狭窄波涛仍然汹涌,潮水平时岸边才开始低下。美丽的鲛人频繁地掀起水面,繁多的船只总是沾满泥土。宋朝的将领威名赫赫,王朝的军队力量齐备。运沙的劳作需要铲子,堰水中鲸鱼和鲶鱼跃动。刚刚开辟的港口云层聚合,将要通航却又迷失方向。海神驱动万族,狂风母神驾驭着群犀。新的港口开辟如同深渊,征帆如同小溪般直通。庙坛刚刚建立,祭品盛装而来。不仅方便了船旅,更带来了欢乐的宴席。当时神灵显现神迹,如今的客人分散在此。欢快的宴席中劝酒,娇美的马在驻足嘶鸣。无法承受这缱绻情感,回首望去已是暮云西沉。
作者介绍:王惠,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王惠在某次航行或驻足于某个港口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文历史的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祖国海洋的热爱与敬仰。
《神应港》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诗,王惠以江水、港口、潮汐等自然景观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水域景象。诗中呈现出江水奔流、波涛汹涌的动态美,营造了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诗的开头通过“江水奔投海”的直白描写,引入了整个场景,随后通过对港口狭窄、波涛汹涌的描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复杂性与多变性。
而在描写中,诗人不仅关注自然景观,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视角,提到“宋将威何赫,王师力并齐”,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现了对过去辉煌的敬仰与对现状的反思。接着用“既辟俄云合,将通又复迷”揭示了开港通航的艰难,反映了历史进程中的波折与不易。
最后,诗人在描绘宴会时,通过“烂漫离杯劝,娇腾驻马嘶”的细腻描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整首诗构思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现了王惠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对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表达了对航海事业的热情与敬仰,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希望。整体情感基调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对离别的惆怅,体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鲛人”指的是?
A. 生活在海中的神秘人
B. 渔民
C. 船长
D. 诗人自己
诗中描述的江水是如何流入大海的?
A. 平静地流去
B. 奔腾不息
C. 慢慢渗入
D. 停止不前
诗中提到的“潮平岸始低”是指?
A. 潮水高涨时的景象
B. 潮水退去时的情景
C. 海浪汹涌的状态
D. 港口的繁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诗都反映了对水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但王惠的《神应港》更注重于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而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则更多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