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2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24:13
偶依萧寺颓然壁,泠泠一池寒碧。
树惹斜曛,云留倦影,省记青春颜色。
登楼思织。问愁病无名,可曾消得。
莽莽河山,暮中都付牧儿笛。
从来梦终有极。祇年年雪岭,孤白仍寂。
脚下松涛,胸间酒迹,怕说江南羁客。
烟波故国,料渔火霜钟,尽成空忆。
莫寄新词,有江湖阻隔。
我偶然倚靠在萧条的寺庙墙壁上,池水清冷,映出一片寒碧。
树影被斜阳勾勒,云彩留下倦怠的身影,让我想起了青春的色彩。
登高望远,思绪万千。问自己,愁苦和病痛是否已经消散。
广袤的河山,在黄昏中都交给牧童的笛声。
从前的梦终究有尽头。每年在雪岭上,孤独的白色依然寂静。
脚下是松涛阵阵,心中是酒的余韵,怕是无法诉说江南的羁旅。
烟波浩淼的故乡,或许只有渔火和霜钟,让我徒然怀念。
不要再寄送新词了,有江湖阻隔在彼此之间。
汪洋,生于当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而闻名,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对现实的关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
《齐天乐》创作于一个孤独而思绪纷飞的时刻,诗人依靠在寺庙的墙壁上,回忆过往的青春,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惆怅。这首诗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齐天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对寺庙和池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孤寂。随着诗句的推进,树影、云彩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青春的回忆,那些年少的色彩在心中不断涌现,似乎是对过去的怀念。
而在“问愁病无名,可曾消得”一句中,诗人对自身苦闷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无奈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广袤的河山和牧童的笛声,将自然的广袤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的渴望。
“年年雪岭,孤白仍寂”一句则捕捉到了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永恒,雪岭的意象更是象征着一种清冷和孤独的美。最后的“莫寄新词,有江湖阻隔”,则表明了人与人之间因距离而产生的隔阂,诗人对新词的拒绝,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孤独时的感慨,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青春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在孤独中反思人生,流露出对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无奈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中“泠泠一池寒碧”中的“寒碧”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青春的回忆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生的?
诗中提到的“江湖”象征什么?
李白的《静夜思》与汪洋的《齐天乐》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汪洋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反思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具体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各有特色。
这些书籍不仅包含了经典的诗词作品,还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信息和分析,适合对诗词感兴趣的读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