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7:08
红深绿暗春无迹。
芳心荡冶游客。
记摇鞭跋马铜驼陌。
凝睇认珠帘侧。
絮满愁城风卷白。
递多少相思消息。
何处约欢期,芳草外高楼北。
春天的迹象无处可寻,红花深处,绿草幽暗。
游子心中荡漾着春情。
想起曾在铜驼陌上摇鞭跋马的情景。
凝神细看,仿佛认出了珠帘一侧的身影。
愁苦的城中,白絮随风飞舞。
不知传递了多少相思的消息。
何处再约欢聚的时光,芳草之外的高楼北面。
铜驼陌:历史上著名的驿道,象征着游子的旅途与思乡之情。
珠帘: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代表美丽的女子或梦境。
方千里,字君畅,号千里,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迎春乐》创作于春季,借春天的景象抒发诗人对游子心情的思考,体现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及对春天的渴望。
《迎春乐》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游子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通过对春色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愁苦的情绪。开篇以“红深绿暗春无迹”引入,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深沉和神秘感。在这幅景象中,游子的芳心因春的来临而荡漾,似乎是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的交织。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曾经在铜驼陌上骑马的情景,透过“摇鞭跋马”这一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活泼与自由的感觉。然而,转瞬即逝,诗人又凝神细看,似乎能够在珠帘侧认出熟悉的身影,展现了对往日情景的惦念。
在愁城中,白絮随风飞舞,象征着纷繁复杂的情感纠葛,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往事的感慨与无奈。最后一句“何处约欢期,芳草外高楼北”,则表明了对未来欢聚的渴望,却又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游子心中的愁绪,形成了一种既清新又哀伤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游子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迎春乐》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铜驼陌”象征什么?
“春无迹”意指什么?
答案:
《迎春乐》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受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方千里的诗更偏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动荡中的感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迎春乐》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