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3:45
法曲献仙音
庭叶飘寒,砌蛩催织,夜色迢迢难度。
细剔灯花,再添香兽,凄凉洞房朱户。
见凤枕羞孤另,相思洒红雨。
有谁语。道年来,为郎憔悴,音问隔,回首后期尚阻。
寂寞两愁山,锁闲情无限颦妩。
嫩雪消肌试罗衣宽尽腰素。
问何时梦里,趁得好风飞去。
庭院中的树叶因寒风而飘落,台阶上的蝉声催促着织女的到来,夜色漫漫,让人难以度过。细心地剔亮灯花,香炉里再添香料,凄凉的洞房里朱红的门扇显得格外寂寞。看到凤枕,心中羞愧孤独,思念的泪水如红雨般洒落。谁来倾诉呢?这一年来,我因为思念爱郎而憔悴,音信隔断,回首往事后期依旧遥遥无期。寂寞的两山愁绪,锁住了无尽的闲情,眉头紧锁。嫩雪般的肌肤在试穿罗衣时,腰间的衣服已然宽松。问何时才能在梦中,借着良好的风飞去?
作者介绍:方千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为主,风格清新细腻。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困扰的时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因思念而产生的孤独与愁苦。
《法曲献仙音》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思念之情。诗中以寒冷的庭院、飘落的树叶、催促的蝉声,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尤其是“细剔灯花,再添香兽”,在这静谧的夜晚,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凤枕与相思泪的对比,展现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最后的“问何时梦里,趁得好风飞去”,则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渴望,表达了对爱情的期盼与追求。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嫩雪”、“红雨”等,展现出诗人细腻的感情世界。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对比,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哀婉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孤独的思念为主题,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哀婉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庭叶飘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相思洒红雨”中的“红雨”象征着什么?
“问何时梦里,趁得好风飞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