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50
九日登少室绝顶同裕之分韵得萝字
作者: 雷渊 〔金朝〕
閒居爱重九,佳人重相过。
登高酬节物,少室郁嵯峨。
迤逦谢尘土,夷犹出烟萝。
歘如据鳌头,万壑俯蜂窝。
浩浩跨积风,瀰瀰渺长河。
日车昃红轮,天宇凝苍波。
指点数齐州,始觉氛埃多。
我无倚天剑,有泪空滂沱。
惊鳞盼奥渚,倦翼占危柯。
悔不与家来,结茅老岩阿。
归途眷老阮,广武意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九月九日)登上少室山绝顶的感受,抒发了对佳人的思念及对家乡的眷恋。诗人喜欢在闲居时重阳节的氛围,感叹佳人对相聚的重视。登高望远,少室山显得巍峨高耸,俯瞰尘世,仿佛远离了尘土,像是置身于烟雾缭绕的藤萝之中。诗人感受到浩荡的风和广袤的长河,日落时分的红轮挂在天际,苍穹如同凝固的波涛。指向齐州,才意识到身边的烟尘多么浓厚。心中没有倚天的利剑,只有无尽的泪水暗自流淌。惊起水面游鱼,疲惫的翅膀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诗人后悔没有与家人一同前来,想在老岩石旁搭建茅屋。归途上对老友阮的思念,心中不禁思索广武的情感如何。
雷渊,金朝诗人,以其作品中的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而著称。其诗风受道教和佛教影响,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高的悠闲心情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佳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在重阳节登高的传统中,诗人借景抒情,传达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登高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开篇两句,诗人先抒发对重阳节的喜爱与佳人相聚的渴望,立刻引入了登高的主题。接着,诗人以“少室郁嵯峨”描绘了少室山的高耸,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接下来的几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如“烟萝”、“万壑”、“长河”等,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的美丽,令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的清新和宁静。
在情感层面,诗人虽身处高处,目光远眺,却感受到心中对亲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特别是最后几句,表达了对未能与家人共度重阳的遗憾,使整首诗在美景与情感之间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所表现的孤独与对人情的渴望,使作品更为深刻,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登高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情的渴望和对家庭的思念,传达出一种孤独与遗憾的情感,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反思。
诗人写这首诗的节日是哪个?
诗中提到的“少室”指的是哪座山?
诗中“我无倚天剑”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