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0:45
作者: 杨启宇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浓李夭桃次第飞,留春无计惜春归。
百年故事荒唐衍,一例遭逢坎止悲。
将白眼,对斜晖,兴亡草草付残杯。
呕心自抚幽兰操,非我佳人莫我知。
浓密的李花和娇艳的桃花相继开放,春天留下的时间却没有办法去挽留春天的离去。
百年来的故事荒唐而无常,终究都是在坎坷中遭遇悲哀。
面对斜晖,我只能白眼相对,兴衰荣辱都草草地付诸于残杯之中。
我呕心沥血地抚弄着幽兰的曲调,除了我心爱的佳人,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呢?
本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所表达的“百年故事荒唐衍”可与古代很多文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相呼应。古代诗词中常有对春秋更替、人生浮沉的感慨。
杨启宇,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其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反映个人内心的感受。
本诗写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创作时社会变革快速,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使得人们对生命和爱情的思考更加深刻。
这首《鹧鸪天》以春天的花朵作为开篇,浓密的李花和娇丽的桃花相继开放,形成了生命的盛景,但诗人却无奈地感叹春天的迅速逝去。这种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力感,恰如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知。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百年故事荒唐衍”表达了对人世间纷扰与悲哀的感叹,仿佛在说,每个人都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经历坎坷与无奈。
“将白眼,对斜晖”,用斜晖作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兴亡荣辱皆在一杯残酒之中,显得更加苍凉。“呕心自抚幽兰操”则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内心世界的追求,然而又感叹只有心中的佳人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生命、爱情的思考,以及对人世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景,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爱情孤独的深刻感悟,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哲思。
诗中提到的“浓李夭桃”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花朵
B. 秋天的果实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雪花
诗人感叹“留春无计”是因为?
A. 春天太短暂
B. 春天太冷
C. 春天不美
D. 春天没有花
“将白眼,对斜晖”中的“白眼”指的是什么情绪?
A. 喜悦
B. 愤怒
C. 无奈与冷漠
D. 兴奋
可以将杨启宇的《鹧鸪天 其五十七》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两者都涉及到人生短暂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但李白更为豪放,而杨启宇则显得更加细腻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