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2: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2:58
皇皇问津者,藐藐耦耕人。
不识吾夫子,宁非古逸民。
有很多人急切地来询问,而我却只见到那侍弄农田的人。
他们不认识我这位老师,那岂不是古代的隐士?
“古逸民”指的是古代隐士,通常是指那些不愿意参与官场纷争而选择隐居生活的人。这一概念源于中国古代儒道文化,隐士被看作是理想的智者。
刘克庄,字梦阮,号天民,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风格往往直抒胸臆,情感真挚。
此诗写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多有隐逸之念。诗人通过对普通农民的描写,反映了对知识分子和隐士身份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开头“皇皇问津者”,表明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然而,诗人却用“藐藐耦耕人”来映衬自己的卑微与孤独,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的无奈与自嘲。此处的耦耕人,象征着普通人,他们的生活朴实而安宁,与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不识吾夫子”,则表达出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虽然人们渴望知识,但却往往忽视了真正的知识分子。诗人把自己与古代的隐士相提并论,暗示着自己可能也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拒绝参与到功名利禄的争斗中。这种选择让他感到孤独,但同时也让他保持了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的不同境遇,以及知识与世俗的关系,深刻而耐人寻味。
诗歌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反思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揭示了社会对知识的忽视与对普通人生活的赞美。
诗中“皇皇问津者”形容的是哪种人?
诗中提到的“耦耕人”指的是?
诗人通过对比哪些人来表达对知识的反思?
刘克庄与王维的作品在隐逸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刘克庄更强调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