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咏一百首·刘备

《杂咏一百首·刘备》

时间: 2025-04-26 07:10:57

诗句

华容芦荻里,一炬可无遗。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57

原文展示:

华容芦荻里,一炬可无遗。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

白话文翻译:

在华容的芦苇荡中,纵使有一把火炬,也难以照亮所有的事物。
我不禁感叹刘备啊,他一生的经历总是显得迟钝。

注释:

  • 华容:地名,指华容道,历史上著名的战略要地。
  • 芦荻:芦苇和荻草,生长在水边的植物,常用来形容水边景色。
  • 一炬:一把火炬,象征光明和希望。
  • 刘玄德:刘备的字,意为刘备这一历史人物,三国时期的蜀汉开国皇帝,因其仁义而闻名。
  • 见事迟:指理解事物的能力较慢,表现出对时局变化的反应不够及时。

典故解析: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性格仁义,深得人心,但在历史上也被认为经历了许多挫折和波折,常常无法及时把握机会。《华容道》则是刘备在逃避曹操追击时经过的地方,后来的故事则与诸葛亮、关羽等人的忠诚与智谋紧密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宋代诗人,以豪放、奔放的个性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历史背景下,刘备被视为一个有理想但生活坎坷的英雄人物,诗人在评价刘备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浓缩了刘备一生的艰辛与理想。开头以“华容芦荻”描绘出一幅幽静的水边景象,既有自然之美,又暗含历史的沉重。诗中“可无遗”一语,传达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无奈与感叹。接下来的“叹息刘玄德”则直接点明主题,展现出对刘备的同情与理解,认为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反应显得迟钝,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在追忆历史人物的苦楚,也在反思自身与历史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华容芦荻里: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环境,暗示历史的悠久与人物的孤独。
  2. 一炬可无遗:用火炬象征光明与希望,但即使有光,也无法照亮所有的事情,暗含对刘备命运的无奈。
  3. 叹息刘玄德:直接表达了对刘备的惋惜与同情。
  4. 平生见事迟:强调刘备在历史中对时局的反应和把握能力的不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火炬”比喻希望与光明。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刘备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诗人对刘备的同情与惋惜,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容:象征历史的厚重与变迁。
  • 芦荻:自然景象,反映出一种宁静与孤独。
  • 一炬:象征光明、希望,同时也暗示有限的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刘玄德”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刘备
    • C. 孙权
  2. “华容芦荻里”描绘的是怎样的环境?

    • A. 繁华的城市
    • B. 幽静的水边
    • C. 战场
  3. “见事迟”指的是什么?

    • A. 理解事情的能力慢
    • B. 时间的流逝
    • C. 行动的迟缓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杂咏一百首·刘备》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但刘克庄更注重人物的命运与反思,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缅怀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三国志》相关章节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城头看落日歌 与长山道士修一 答客问山中 瞻杨升庵先生遗像题后 赠牟松岩主政 潭西精舍晤桂未谷广文时未谷暂请假 达磨大师赞 达磨大师赞 达磨大师赞 出山相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閠字旁的字 毙而后已 秃宝盖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内法 旋军 文牍主义 选昏 鼎开头的成语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囊开头的成语 尣字旁的字 媚世 黄梁美梦 耳字旁的字 儢儢 同源共流 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