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4:56
正月八日喜霁
作者: 张镃 〔宋代〕
未春天气已佳晴,
病起光风满意明。
竹色舞帘金翠活,
鸟声穿户角宫成。
黄麻天上登周召,
浊酒林间慕绮荣。
从此寻芳绕阡陌,
野翁相遇诧时平。
正月八日,天气已经晴朗,春天虽然未到,但阳光明媚,令人心情愉悦。我从病中恢复,感受到温暖的春风和明亮的阳光。竹子的颜色在窗帘间轻轻摇曳,显得生机勃勃;鸟儿的歌声透过窗户飘进来,宛如在宫殿中歌唱。天上黄麻似的云彩,仿佛在召唤周公;我在树林间喝着浊酒,心中向往那美丽的春光。此后我便开始踏青寻花,在小路上游玩,偶然遇见乡间的老人,惊讶于这份安宁与和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扬,号云溪,宋代诗人,生于徽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写山水田园,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正月,正是新春伊始,作者在经历病痛后,归来时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宁静,因而写下这首诗,以表达他对春天的期盼和对自然的热爱。
《正月八日喜霁》是一首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的诗。诗中,作者通过描绘春日的晴空、竹色的生动以及鸟鸣的悦耳,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开头两句“未春天气已佳晴”直接点明了时令,表达了春天即将来临的期待,带有一种清新的气息。随后,作者以“病起光风满意明”展现了从病痛中恢复的喜悦,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感悟和珍惜。
竹子和鸟儿的描写不仅传达了自然的生机,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愉悦。最后两句则转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表现了与乡间老人相遇时的惊讶与欣喜,暗示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蕴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经过病痛后的愉悦心情,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未春”的意思是?
a) 春天已经来临
b) 春天尚未到来
c) 秋天来了
答案: b
诗中提到“病起”,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a) 生病
b) 痊愈
c) 心情不好
答案: b
诗中“黄麻天上”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a) 太阳
b) 云彩
c) 竹子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镃的《正月八日喜霁》和王维的《鸟鸣涧》都展现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和谐。张镃更注重春天的气息与生命的复苏,而王维则通过山水鸟鸣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两者在题材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