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1: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1:29
渔家傲(咏月)
作者:黄裳 〔宋代〕
通一月而泛咏,已侑金卮辨四时而各言,未劳檀板。
晦朔乃取于盈阙,寒暑盖资其往来。
群动息而忙者闲,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窥影杯中。
饮阑梦觉,则斜月得其情望重意新,则初月致其事。
是宜擅有六义,离为七章,尽入歌声,共资一笑。
整个月都在吟咏,已经用金杯来分辨四季的变化,未必需要敲打檀板来引导节奏。
新月和满月的变化是从圆缺中获得的,寒冷和炎热正是它们往来的依据。
纷繁的事物都静息下来,忙碌的人们反而显得悠闲;在观光台上,众多的景象让悲伤的人感到快乐,透过杯中影像。
饮酒到昏睡醒来,斜月的情景让人感受到新意,而初月则传递着事物的本质。
因此,应该擅长六种乐理,将其分为七章,尽都融入歌声中,共同带来一笑。
黄裳(公元1070年-1130年),字子昊,号天池,宋代词人,生于北宋徽宗时期,对词风的演变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语言清新婉丽,擅长用典。
《渔家傲(咏月)》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裳在月夜时的感触有关,表达了他对月亮的欣赏以及对世事变化的哲思。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寄托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这首《渔家傲(咏月)》以月亮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面,体现了月光下的宁静与思考。诗中“通一月而泛咏”,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与赞美,月亮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通过对月相变化的描写,诗人呈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哲理:月亮的盈缺象征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诗中提到“寒暑盖资其往来”,不仅反映了自然的规律,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诗人在“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中,表现了不同人对同一景象的不同感受,突显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最后,诗人提到“是宜擅有六义,离为七章”,强调了音乐与诗歌的结合,表现出艺术的多元与和谐美。这种将音乐与诗词融为一体的理念,显示了宋代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月亮作为一个重要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寄托。
诗中提到的“金卮”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乐器
C. 书本
诗人通过“观光台上众景生而悲者笑”想表达什么?
A. 生活的悲剧
B. 人生的多样性
C. 月亮的美丽
“寒暑盖资其往来”中的“寒暑”代表什么?
A. 季节变化
B. 人生起伏
C. 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