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下章安杜渎七首

《下章安杜渎七首》

时间: 2025-05-10 02:34:19

诗句

梦寐家山老岁华,何时满眼送烟花。

定知难取通侯印,亦许归乘下泽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2:34:19

原文展示

梦寐家山老岁华,何时满眼送烟花。定知难取通侯印,亦许归乘下泽车。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我回到了家乡的山水,年华已渐渐老去,不知道何时才能看见满眼的烟花。虽然我知晓要获得通侯的印信是多么困难,但我也许会乘坐下泽的车回家。

注释

字词注释:

  1. 梦寐:在梦中;梦里。
  2. 家山:故乡的山。
  3. 老岁华:指年华已老,时光流逝。
  4. 烟花:此处指美好的景象或庆贺的场景。
  5. 通侯印:古代官印,象征官职和权力。
  6. 下泽车:可能指归乡的车,或是低洼地区的车,寓意归家。

典故解析:

  • “通侯印”与古代官职相关,强调诗人对权力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而“下泽车”则传达了对归乡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宽,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歌常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姚宽身处异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梦境作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的“梦寐家山老岁华”以梦为媒,拉开了怀旧的帷幕。“老岁华”不仅指时光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感悟。接下来的“何时满眼送烟花”,更是通过烟花这一象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期待。烟花虽美,却瞬息即逝,暗含人生的无常。

“定知难取通侯印”则转向现实,诗人意识到追求权力地位的艰难,显示了对世俗成功的思考与无奈。最后一句“亦许归乘下泽车”带来了希望与释然,尽管无法获得权力,但归乡的愿望依旧存在。整首诗通过对比梦境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寐家山老岁华:在梦中回到家乡,感慨时间的流逝。
  2. 何时满眼送烟花:期待未来的美好时光。
  3. 定知难取通侯印:明白获得权势地位的艰难。
  4. 亦许归乘下泽车:虽然难以实现理想,但仍希望能够回归故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烟花”比作美好的时光,强调其短暂性。
  • 对仗:诗中各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对权力与归乡的矛盾心理,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家山:象征故乡,承载着诗人对过去的眷恋。
  2. 烟花:象征美好的瞬间,亦隐喻人生的无常。
  3. 通侯印: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出追求的艰难。
  4. 下泽车:象征归乡的渴望,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梦寐家山”意指: a) 在梦中游历他乡
    b) 在梦中回到故乡
    c) 在梦中追求权力

  2. “烟花”在诗中象征: a) 繁荣富贵
    b) 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c) 战争与动荡

  3. 诗人对“通侯印”的态度是: a) 渴望获取
    b) 感到无奈
    c) 认为不重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姚宽的诗更侧重于现实与梦想的冲突,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孤独的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3.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牛山 其三 八蟠岭 次韵答王敬助 次申屠子迪韵四首 其三 虾蟆山 悲苦行 有感(二首) 三月廿九日夜欧阳省郎递至佳章观之技痒灯下 秋兴(二首) 谩兴(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幕宾 黄字旁的字 位势 己字旁的字 十病九痛 包含百的成语 盗玉窃钩 豆字旁的字 称述 鼠字旁的字 精义 轩辟 铁板钉钉 笃人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取威定霸 西字头的字 乎结尾的成语 包含麦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