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3:23
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
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
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平。
这座孤独的城池矗立在高处,诗中流露出无限的情感。
江水流淌得深邃,阳光在大海的心中闪耀。
甘露楼台古老而美丽,金山的气象显得格外清新。
六朝时期的人命薄如蝉翼,无法见证如今的繁荣盛世。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饮冰室主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著称,推崇士人应有的责任感。
《京口即事》写于范仲淹在京口(今江苏镇江)时,诗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繁荣的珍惜。时代背景下,范仲淹致力于政治改革,反映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京口即事》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引人入胜。诗的开篇,"突兀立孤城",便给人一种孤独而壮丽的视觉冲击,孤城的高耸似乎在呼唤历史的回响。接下来的"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描绘了自然的深邃与辽阔,江水流淌、阳光闪耀,仿佛在诉说着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此句的意象丰富,既有地理的描述,又隐含了人生的哲理。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两句则转向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美丽风景的热爱和珍惜。最后一句“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平”,则让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历史的沉重与现实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简练而富有深意,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世美好的珍惜,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
诗中“孤城”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希望
d) 战争
“甘露”在诗中指代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伤痛
c) 自然灾害
d) 传统习俗
“六朝人薄命”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观?
a) 对历史的无知
b) 对历史的感慨
c) 对历史的赞美
d) 对未来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