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5:32
布作宽袍竹作冠,萧然万虑不相关。
数声横笛烟霄外,一个閒人天地间。
若遇急流须勇退,从教倦鸟不知还。
百年富贵君休羡,得似浮生半日閒。
穿着用布做的宽袍,头戴用竹子做的冠帽,
心中无烦恼,闲适自得。
远处传来几声横笛,飘散在烟雾缭绕的天空之外,
我只是一个逍遥自在的人,生活在天地间。
如果遇到急流险滩,记得要勇敢地退却,
就像那些疲惫的鸟儿,不知道该回到何处。
百年富贵,你也不要羡慕,
只想要像我这样,过半日的闲适生活。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急流勇退”可以引申为古人对于处事态度的智慧,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知止”的重要性。
华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描绘隐居生活,体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华岳的诗风简练,常以清新脱俗的意象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山居》创作于华岳隐居之时,反映了他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正值宋代社会变迁,人们开始追求个人内心的自由与宁静,华岳的诗正是这一时代情绪的集中体现。
《山居》是一首表现隐逸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幅宁静的山居图景。开篇便以“布作宽袍竹作冠”展示了诗人简单的生活方式,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这种装束不仅是对物质的淡泊,也是对内心追求的真实写照。接下来的“萧然万虑不相关”,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闲适,生活中的繁杂与烦恼在此刻都被抛诸脑后。
诗中的“数声横笛烟霄外”,描绘了一个悠闲的氛围,似乎乐音随风飘荡,带来一丝灵动。诗人自称“一个閒人天地间”,更是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若遇急流须勇退,从教倦鸟不知还”,则传达了处世的智慧,强调了面对困境时应有的态度和从容。
最后两句“百年富贵君休羡,得似浮生半日閒”则是整首诗的高潮,诗人以个人的体验反对世俗的荣华富贵,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整首诗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哲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闲适,反对世俗的追求,强调了个人生活的选择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山居生活,彰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中“布作宽袍竹作冠”意指什么?
诗人认为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急流?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华岳《山居》 vs 陶渊明《饮酒》
王维《山中问答》 vs 华岳《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