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9:48
华岳
作者:王维 〔唐代〕
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
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
人祇望幸久,何独禅云亭。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其在自然界中的雄伟地位。西岳(华山)从浮云中升起,积雪覆盖在太清之巅。天际的黛色与远处的青冥交融。阳光映射之下,白天显得寒冷,华阴城在阴森的气氛中显得格外沉重。曾经听闻天地闭合,造化孕育出巨大的灵气。右足踏住大地,左手推动山峦的形成。天地间忽然开阖,大河奔流注入东海。于是华山成为西方的高峻山脉,雄伟地屹立在秦京之上。大君以德行包容万物,恩泽普惠众生。上帝在天际默然宣告,金色的天空在期待着奉迎。人们渴望幸福长久,却为何只有禅云亭独自安静。
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以其山水诗和佛教诗而闻名,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合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维游历华山时,表达他对华山的敬仰与赞美。华山以其险峻著称,常给人以震撼和沉思。
《华岳》展现了华山的巍峨和自然的神奇,诗人在描绘山体的同时,融入了哲理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歌颂,更是对天地造化的敬畏。王维通过“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描绘华山的高大与峻险,给人一种直入云霄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的“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则把华山置于广袤的天地之中,突显出它的孤高与壮丽。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造化生巨灵”,表现了自然力量的伟大。王维通过“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展现了自然的形成过程,给人以生动的想象。最后,诗中提到的“人祇望幸久,何独禅云亭”引发了人们对长久幸福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华山的雄浑景色,还引发了人们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体现了王维诗歌的哲学内涵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王维的山水情怀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项不是华山的特点?
“白日为之寒”中的“寒”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禅云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