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3:17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
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
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
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我自怜这孤高的韵味无缘于世,不愿去学习迎合他人而招致世人的讥讽。
笔墨有灵气,偏偏与我相伴,风花月影却无力去依附谁。
空荡的夜里我卧病,禅心渐渐深入,幽幽的梦境中侵袭着愁苦的身影。
能够遇到梁鸿与我共隐于山林,百年之期宁愿不辜负这山中生活的期望。
张乔,明代诗人,字子华,号少华,生活在明代中期。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见称,常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与理想,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此诗创作于个人心境低落,面对世俗压力和内心挣扎的时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漫述》是一首表现诗人自我反思与怀旧情怀的作品。诗中透出一种孤独的美,张乔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对社会的疏离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开篇“自怜孤韵不投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高洁情操与当下世俗环境的不合,流露出一种自怜的情绪。接下来的“懒学逢迎惹世嗤”更是表明他对迎合世俗的厌倦与不屑。
笔墨的灵动与风花的无力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对自然的向往。在空夜中卧病,心境如禅,内心的幽梦与愁绪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追求。最后提到的梁鸿,象征着志同道合的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对自我理想的坚持,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什么?
“笔墨有灵偏伴我”中的“灵”指的是什么?
梁鸿在诗中象征什么?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张乔的《漫述》更显内省与孤寂;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三者共同探讨了隐逸生活与内心世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