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久不得张乔消息

《久不得张乔消息》

时间: 2025-07-27 08:00:30

诗句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

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

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

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00:30

原文展示:

久不得张乔消息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
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
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
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

白话文翻译:

在天边的尽头,我孤身前行,沿着淮水再次向吴地而去。
乱离的人世间何处才算安定,回到家中又是否能平静?
树木稀疏,云影低垂在野外,船桅稀少,月光照满湖面。
心中伤感环绕着村落,想必已经少了以前的耕作人。

注释:

  • 久不得张乔消息:指张乔的消息久未传来,表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 天末去程孤:在天边尽头,孤独地出发。
  • 沿淮复向吴:沿着淮河,再次驶向吴地,吴地指的是今江苏、浙江一带。
  • 乱离何处甚:纷乱离散的世道,何处才算安定呢?
  • 安稳到家无:回到家中是否能安定?
  • 树尽云垂野:树木稀疏,云层低垂在田野之上。
  • 樯稀月满湖:船桅稀少,湖面上月光洒满。
  • 伤心绕村落:伤感的情绪萦绕在村庄周围。
  • 应少旧耕夫:想必这里已经少了昔日的农夫。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现内心情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寄托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郑谷,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主要作品包括《江南春》、《登高》等。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郑谷在外游历期间,因未能与友人张乔取得联系,心中感到孤独与忧伤,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久不得张乔消息》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即以“天末去程孤”引入,展现了诗人孤独的行旅,随之“沿淮复向吴”,将地理位置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在行旅中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接下来的“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不仅是对现实动荡的感慨,更是对归属与安定的渴望,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惶惑与不安。

在自然描写上,诗中“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秋天的萧索与静谧,树木的稀疏与云层的低垂暗示着一种孤独的氛围,而“樯稀月满湖”则创造出一种寂静而美丽的画面,映衬着诗人内心的伤感。最后两句“伤心绕村落,应少旧耕夫”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变化的惋惜与对昔日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而深刻,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天末去程孤”:在天边的尽头,孤独地出发。
    2. “沿淮复向吴”:沿着淮水,再次向吴地而行,表现了诗人的行旅。
    3. “乱离何处甚”:对纷乱的世道的思考,何处才算安定。
    4. “安稳到家无”:对归家的渴望和不安。
    5. “树尽云垂野”:描绘秋景,树木稀疏,云层低垂,营造出孤寂感。
    6. “樯稀月满湖”:船桅少,湖面明月洒满,渲染出宁静之美。
    7. “伤心绕村落”:情感的表达,伤感萦绕村庄。
    8. “应少旧耕夫”:对过去的怀念,想必已经少了昔日的农夫。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 拟人:将情感寄托于自然,增强表现力。
    • 对仗:如“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形成优美的音韵。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表达内心感受,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变迁的深刻反思,渗透着孤独与伤感的情绪。

意象分析:

  • 孤独:通过“孤”和“去程”的描绘,表现出诗人的行旅孤独。
  • 自然:树木、云、湖等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及外界的变化。
  • 思念:通过对故乡及友人的怀念,展现出浓厚的人情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张乔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 A. 思念
    • B. 失望
    • C. 愤怒
  2. “天末去程孤”中的“孤”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忧愁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为了:

    • A. 表达诗人的快乐
    • B. 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C. 描述历史事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月夜忆舍弟》杜甫: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思念。
  • 诗词对比

    • 郑谷的孤独与思念与李白的豪放形成对比,前者细腻内敛,后者则气势磅礴。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唐诗》

相关查询

送陈寺丞守延平 送陈使君二首 送陈鲁叟使君赴广西漕 送陈郎玉汝赴淮南计幕 送陈谏议澈赴边幕二首 送陈监簿造朝 送陈德林巡辖 送潮阳方主学 送曹守司直二首 送参议滕告院挂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攴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风向 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渍 包含馆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意况大旨 世况 青黄 慧士 包含诬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摆袖却金 闵乱思治 无病呻吟 心和气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