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11
念奴娇(咏中秋月)
作者:曹冠 〔宋代〕
碧天如水,湛银潢清浅,金波澄澈。
疑是娥将宝鉴,高挂广寒宫阙。
林叶吟秋,帘栊如画,丹桂香风发。
年年今夕,庾楼此兴清绝。
因念重折高枝,壮心犹郁,已觉生华发。
好向林泉招隐处,时讲清游真率。
乘兴歌欢,熙然朝野,何日非佳节。
百杯千首,醉吟长对风月。
在澄清如水的碧空之下,银色的月光清浅而明亮,金色的波光透彻如镜。恍若是嫦娥将她的宝镜高高挂在广寒宫中。林间树叶轻声吟唱着秋天的旋律,窗帘如同画卷般美丽,桂花的香气在风中弥漫。每年在这个夜晚,庾楼上的景象都是如此清绝。因而我想起了曾经折断的高枝,心中壮志仍然郁郁,已觉白发渐生。想要向山林泉水隐居之处,时常畅游,讨论那些真实的乐趣。乘兴而歌,欢乐地在朝野之间,何日不是佳节呢?百杯千首,醉意朦胧,长久对着风月吟唱。
作者介绍:曹冠,宋代诗人,生于南宋,生活在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中秋节,正值月圆之夜,诗人借月色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对秋天的热爱与对过往岁月的思考。
《念奴娇(咏中秋月)》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结合,展现了中秋月夜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以“碧天如水”描绘出一幅清澈宁静的夜空,月光如银,波光粼粼,令人心生向往。诗人在月下联想起嫦娥,借此引入传说,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接下来的“林叶吟秋,帘栊如画”更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气息与美丽的景象。诗人以此为背景,表达自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壮心犹郁,已觉生华发”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不甘,虽已年长,依旧心有壮志,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诗人在“百杯千首,醉吟长对风月”中达到了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酒相伴的追求。整首词不仅描绘了中秋的美景,更渗透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哲思,强调了在生命的旅途中,欢愉与惆怅并存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描绘中秋的美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虽感到岁月无情,但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嫦娥指的是哪个神话角色?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个节日?
“壮心犹郁,已觉生华发”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