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1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1:47
《水调歌头(游三洞)》
作者:曹冠 〔宋代〕
我本方壶客,飘逸离凡尘。
胸中万卷,谈笑挥翰墨通神。
不慕巢由隐迹,不羡皋夔功业,
出处两无心。
坦荡灵台净,廛隐胜云林。
念生平,喜旷达,事幽寻。
登临舒啸,惟有风月是知音。
雅爱金华仙洞,一派苍崖飞瀑,
四序景常新。
遐想赤松子,来为醒冲襟。
我本是个志向高远的人,飘逸地远离世俗繁杂。
心中藏有万卷书,谈笑之间挥毫书写,仿佛与神灵对话。
我不羡慕隐士巢由的隐居,不羡慕皋夔的功名,
出入之间我无所牵挂。
心境坦荡如明镜,隐居的胜地胜过云林。
回想我一生,喜爱那旷达的心态,追寻幽静的事物。
登高临风,舒畅地呐喊,唯有风和月是我知心的朋友。
我特别喜爱金华山的仙洞,那里的飞瀑如苍崖般壮观,
四季的景色总是常新。
我遐想赤松子来此,来唤醒我那清新开阔的心境。
作者介绍:曹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在诗中,曹冠游历三洞,心中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曹冠的《水调歌头(游三洞)》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人用“我本方壶客”开篇,直接表明自己与世俗的隔绝,展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接下来的句子中,他通过丰富的意象,如“胸中万卷”,表现出内心的充实与智慧。诗中对名利的超脱,“不慕巢由隐迹,不羡皋夔功业”,显现出一种对世俗成就的无所谓,体现了诗人的独立与洒脱。
诗的后半部分,曹冠进一步描绘自然美景,通过“金华仙洞”与“苍崖飞瀑”,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追求。作者的情感在“登临舒啸,惟有风月是知音”中达到高潮,表达了他与自然的深厚情谊。整首诗在意象的交替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繁华的淡泊,探讨了自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曹冠的《水调歌头(游三洞)》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巢由”、“皋夔”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水诗相比,曹冠的诗更侧重于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理,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意境的营造。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曹冠更关注心灵的自由与超脱,而王维则在意境上更为细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