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5:02
腊中步月二绝
平山堂下解围去,
天水堡前经战来。
天地无情一般月,
照人霜骨白皑皑。
在平山堂下我解开围巾走出,
在天水堡前我经过战斗归来。
天地之间没有情感,唯有那一轮明月,
照耀着我的霜骨,显得白皑皑。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霜骨”一词,常用来形容寒冷、孤独的状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字子华,号松壶,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是在经历某种困境或战乱后,诗人漫步在月光下,表达了他对人世无情的感慨与内心的孤寂。
这首诗以月光为引子,描绘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徘徊于平山堂与天水堡之间,内心充满了对过往战斗的回忆与反思。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从束缚中走出,回顾战斗的场景,体现了一种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感觉。然而,在这样的解脱之后,诗人却感受到天地的无情,只有那轮明月静静地照耀着他,显得更加孤寂。整首诗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自然的领悟,反映出其清晰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月光和战斗经历,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孤独的深切体会。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平山堂”指的是:
A. 一个历史遗址
B. 一个地名
C. 一座山
“天地无情一般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的无奈
C. 对战争的怀念
“霜骨”一词主要象征:
A. 热情
B. 孤独与寒冷
C. 温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洪咨夔的《腊中步月二绝》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但李白更偏向于思乡情,而洪咨夔则更多地反映了对战斗与人生的感慨。两者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示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