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5:46
历代名书画,中原古鼎彝。不教萧翼看,常怕米颠知。此物空盈笈,何人与掌匙。贵无它嗜好,焉用太清为。
历代的名书法和绘画,如同中原的古鼎和彝器。我不让萧翼(诗人)去看,因为常常担心米颠(米芾)会知道。这些东西空有盈满的书箱,谁能来掌控钥匙呢?珍贵的并无其他嗜好,又何必用“太清”(道教的最高境界)来追求呢?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书画和器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对当时文人风气的反思。开头提及的“历代名书画”和“中原古鼎彝”,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传统艺术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这些文化遗产的珍贵与稀有。接着,通过不让萧翼看和担心米颠知的设定,表现出一种对文化保护的焦虑,似乎暗示着当时的文化环境对古物的漠视与不理解。后面两句则进一步探讨了文化的价值,认为这些古物虽满载,但若无人能掌握其真谛,又何以珍贵。最后一句“焉用太清为”,则是一种对追求虚无缥缈境界的反思,指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远比追求抽象的理想更为重要。整首诗在对比和反思中,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传统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的主题,强调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是更重要的价值,而非空洞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米颠”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此物空盈笈”中“空”字的意思是?
诗中最后一句“焉用太清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